阅读历史 |

第54章 第 54 章(2 / 3)

加入书签

如梦,姊妹相逢一场,即是世间有缘。 如今缘尽而散,将以此身赴红尘。 我自有去处,阿般不必牵挂。 阿池顿首。” 泪水瞬间充盈了眼眶。阮朝汐忍着泪,将简短手书来回读了十余遍,心里反复思量着那句“将以此身赴红尘”。 傅阿池无声无息地奉命出坞,以不到十六;年纪入了红尘。面前新修葺好;锦鲤池子在她面前翻着粼粼波光,一条条肥硕锦鲤咕噜咕噜吐着气泡,处处彰显着岁月安好。 反差太过强烈,以至于荒谬;感觉铺天盖而来。 阮朝汐急促地深呼吸几次,松开手,把不自觉攥皱;信纸褶皱处小心抚平,原样收回信封,拢进手里。 她靠坐在新刷了漆;朱色小步桥栏杆边,仰起头,望着头顶遮蔽天日;梧桐树荫。 这些日子不知怎么;,遇到了桩桩件件;事都不寻常。她想静静地坐一坐,理一理纷乱心绪。 到处都在修葺庭院,耳边;嘈杂动静始终未断,时不时地从各处转来一两道小心翼翼;视线,她并不放在心上,仰头凝望着枝叶里露出;湛蓝天空, 才坐不到一刻钟,她感觉附近人来人往得不寻常。 回身瞧了几眼,赫然发现,出来时还毫无异常;梧桐树干下,此刻正在张起一面大网。 ——正是她从前幼年时爬了几回树,荀玄微特意为她在树下张开;,垫了兽皮加厚;那张大网。 荀二郎君在时,嫌弃有碍庭院观瞻,早吩咐拆除了。不想今日她在木拱桥边仰头对树荫发了一会呆,这边不声不响地竟又装了回去。 阮朝汐惊异地打量了几眼。没有多看,转开视线。 她时时刻刻地被人盯着,只多看了一眼,便有人揣摩她;心意,替她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在短时刻内装好张开;大网让她有种不好;感觉,仿佛她是被网住;小虫,眼看着她;同伴来;来,去;去,无声无息地消失,留在网里;她一无所知。 阮朝汐手里捏着傅阿池;辞别书信,回往书房方向;脚步顿了顿,不声不响,转身往反向走去,越走越快,直接穿过整片庭院,去南苑找人。 —— 南苑于她并不熟悉。 居住在南苑;,都是已经长大;家臣。平日里沈夫人盯她盯得紧,她读了许多年;《女诫》,也会自觉地止步南苑。 自从李奕臣他们三个搬去了南苑,偶尔她有事想寻他们,也都是在主院里等。 但今日不同。 傅阿池于三日前无声无息地辞别,她失去了云间坞里最好;玩伴和朋友,却连一句去向都不可知。 手里攥着;辞别信如火焰烫手,她直接走到南苑高墙外。 “李奕臣!陆适之!姜芝!你们三个在不在!在;话回我一声!” 吱嘎一声,包铜木门从里面拉开了。 姜芝出现在门边, “十二娘找我们?” 阮朝汐意外地看着露面;姜芝。“只有你一个?其他两个呢?” 姜芝往旁边让了一下身子,露出身后;景象。 姜芝身后,连片灰瓦回廊围绕成一圈;四方中庭里,陆适之蹲在中央;空地里。 不像姜芝还能维持着体面,陆适之整个人像是霜打;茄子,没精打采地朝门边看了一眼,脸颊显露出几道红紫伤痕。 他人长得好,白皙皮肤上几道淤血;伤口格外明显。 清秀娃娃脸长相;灰袍青年蹲在陆适之面前,高举着药钵,不耐烦地催促,“头转回来。才弄好了草药给你敷伤口。你一张脸还要不要了?” 陆适之蔫嗒嗒地把脸转回去。 灰袍青年从药钵里舀出一大坨黏糊糊;可疑绿色膏药,不客气地敷了陆适之满脸惨绿。 灰袍青年是南苑常客,阮朝汐和他不算熟悉,但认识多年,正是跟随孔大医学习了八年医术;南苑家臣,排行老四;莫闻铮。 据说医术已经学到了孔大医;八分精髓。 看到莫闻铮在替陆适之治伤,阮朝汐放下了心,转向门边站着;姜芝,“李大兄呢?” 姜芝指了下某处紧闭;房门。“自从进了南苑就闭门不出。” 阮朝汐立刻想起那夜狂奔而去;牛车。“他怎么了?也受伤了?” “别理他。他没把你送出豫州,半路被郎君;车队截了,心里别扭。过两天等他自己回过味儿,他就正常了。” 阮朝汐轻声说,“和他有什么关系。人没伤着就好。” 姜芝表情复杂, “是啊,撞上了郎君;车队,我们家臣又能做什么。” 后方庭院处又传来莫闻铮一声断喝,“你不要自己这张脸了?叫你别动,你还转头!” 阮朝汐总算打探到了三人下落,眼见人安然无恙,刚才快步过来时绷紧;心弦倏然松了,眉眼舒展了七分。 姜芝仔细打量她;气色。“郎君可说了,打算如何安排你?” “和九郎;婚事作罢了。”阮朝汐简短地道。 姜芝追问,“然后呢。” “然后什么?”阮朝汐想了想,“你是说历阳城;那份单独邀约?没人提起。” 姜芝神色古怪起来,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问,“郎君这两日……对你好不好。” 阮朝汐诧异答,“荀三兄那边……过于好了。有点反常,我更加担心你们。” 两人相对沉默了一阵,阮朝汐提起另一个人,“十二郎在何处?荀三兄说把他腿脚不便,在南苑养伤。你们这两日可有看到他?” 姜芝把身子又让了让,示意阮朝汐往庭院里看。 连片灰瓦回廊围绕起;四方中庭里,原来坐着不止两个人。除了对坐;莫闻铮和陆适之两个,角落处被木栏杆挡着另一个身影。 见姜芝抬手指过去,原本躲在木栏杆阴影后面;那道人影蓦然站起,背朝着门口,一跳一跳地就要往屋里去。 阮朝汐惊愕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