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5章 一战结束(2 / 2)

加入书签

南华海军的控制之下。

瓜分会议进行了将近一个月,南华在会议上分得了,奥匈帝国的军舰大小共计5艘,包括“联合力量号”无畏舰1艘,“伊丽莎白号”轻巡洋舰1艘,三艘小型潜艇。

这些舰船中除了联合力量级无畏舰有些用,其他的都没啥用了。

轻巡洋舰的排水量只有1800多吨,潜艇更是只有200多吨的排水量。

拿过来只能给南华海军当做靶船训练用了,最终还是被击沉的命。

……

分完奥匈帝国的海军遗产以后,南华远征军基本上没事干了。

如何分割奥匈帝国的领土以及刚成立的几个国家都是文职人员的事了。

欧阳庚总理此刻正待在伦敦,等待参加在巴黎举行的战后和谈会议呢。

曲桑干就去了阜姆(今克罗地亚里耶卡)的奥匈海军造船厂。

这座造船厂是奥匈帝国生产潜艇的主要造船厂,但是因为思路的问题,奥匈人设计的潜艇大多都是轻型化的。

他们的潜艇至多270多吨,小的还有127吨的。

虽然这样的潜艇因为艇身小巧而让发动机节省了功率,从而在海中潜行更快一点,但是相比德国的潜艇和南华的潜艇,快的很有限。

总的来说奥匈帝国的潜艇十分鸡肋,不过这些潜艇设计师还是很宝贵的,曲桑干到了这里之后立刻主持了审判工作。

他把这边的重要的技术人员,大概有2000多人统统判了刑,让他们去南华接受劳教惩处。

同时还把他们的家属一并接走了,这些家属早就被南华军控制起来了,起运装船倒是方便,这些技术人员可以助力南华的军舰设计发展。

另外区海娃一早就叫人,把这边的造船厂和潜艇制造厂的设备偷偷拆解了,一点点的运走。

反正一时半会的南华也不会撤军,蚂蚁搬家慢慢的拆嘛,总有拆完的时候。

日后不管是谁来接收,也只能接收一座空壳船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