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4章 国务会议城建(2 / 2)

加入书签

是以石锦堂拿出了“赫鲁晓夫楼”,推行模块化建房,预制板和砖瓦,极大加快了楼房建造速度。

而且这种集约化的筒子楼,既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移民的安居需求,又极大节约了公摊面积。

一栋楼的垃圾和厕所全都集中处理,对于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这些集约化住宅,虽然简便高效,但是也制约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申请放开对住房建设的审批条件,同时加大基础建筑物资的投放量。

国内的水泥厂、砖厂以及预制板厂的产能一直都在稳步增长,若是我们还继续沿用老办法,维持审批制的话,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听到这里,石锦堂忍不住皱了皱眉,计划经济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了啊。

现在放开对市场的管控,只怕会让市场无序扩张,同时也会让很多人陷入狂热而不自知。

“嗯,蔡部长的建议我知道了,这个问题我会和欧阳总理进行讨论的,具体的改制还需要再斟酌,我希望内阁能够下去做些调研工作。

一是对基层民众的,二是对基层政府组织,三是对我们的政策法规方面的。

我觉得我们的审批制度虽然有很多地方死板,但是目前来说还是适合我们现阶段国情的,若是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再商量整改情况。”

欧阳庚点头,“好的,委员长,我会在近期安排人,下去基层做深入调研。

结果出来后,我再向您报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