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8章 外东北的移民(1 / 2)

加入书签

截止到5月初,英国人从外界调集的援兵已经突破了25万人。

这些援兵从最初印度、地中海发展到英国人占多数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这些士兵到了开普敦、德班以后,导致两地的治安情况极度恶化。

米尔纳总督伤脑筋的同时又给内阁发报,希望内阁能够下令给约束各个殖民地的援兵军官,不要让这些援兵太过放肆。

梅休因中将的指挥能力彻底暴露出来,他确实不适合做远征军总司令,但是南非的几位将军中能担当大任的又没有。

随着战争的继续,双方的真正实力也慢慢显现出来了。

布尔人的攻坚能力确实欠缺,他们同德国紧急联系要求运送大炮和炮弹过来。

而布尔人没有港口,这些大炮和炮弹只能运到南华的鲸湾港,德国东非殖民地也运送了一些枪械子弹到马普港。

收到货的南华公司先截留了三分之一,然后再和布尔人协商“攻防”哪里合适交割物资。

于是南华公司和布尔人在交界处马弗京、纽韦共和国,经常出现拉锯攻防战。

后来为了交割方便,南华公司同布尔人商量好:马弗京和纽韦共和国的新堡镇交给华人军团占据,每次交割物资改成出击遭袭。

拿钱办事的南华公司十分敬业,每次都是“奋战”一整夜才退出战场。

账面上的“阵亡”人数也从最初的数百直接飙升到了上万人。

然后石总经理就指示财金部门缠着内阁要钱,逼着内阁给抚恤金。

不然就告诉内阁,他石总经理快压不住下面士兵的情绪了,万一出现“兵变”会让大英帝国颜面扫地。

内阁首相和殖民地大臣每次看完南华公司催款的电报,都气的眼皮直跳。

但是又不能不给,万一华人军团也跟着布尔人一起闹起来,那大英帝国的脸就真的丢光了。

内阁拨付南华公司的军费很快上升到了1000万镑。

因为南华公司的演技逼真,让内阁的阁臣们都有点认可南华公司真的是在为大英帝国拼命。

毕竟南华公司真的占据了两处据点,经常和布尔人“血战到天明”,精神可嘉。

这点可比大英帝国的将军们要强太多了。

如今的南非主战场,只有东线戴罪立功的布勒上将施展的“稳妥流”建立了一点战功。

但也经常出现阵地丢失又夺回的局面,这也是英国人在南非战场上惟一的收获了。

西线、中线战场迟迟打不开局面,这群将军们被布尔人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打的毫无脾气。

他们也想学习布勒上将的稳妥流,但是马匹和重炮运送都需要时间。

南非战场成了大英帝国的财务黑洞,从开战到5月底,已经投入了近5000万镑军费,但是胜仗太少,让大英内阁脸上无光。

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的媒体,经常大肆嘲讽大英帝国的陆军实力太差,同时不忘大力鼓吹布尔人抵抗侵略英勇正义!

……

眼看着南非战场的局面陷入均势,石锦堂开始把目光看向遥远的远东。

六月中旬,清国的慈禧老佛爷扶持义和团对抗列强,并向十一国列强公开宣战。

而外东北的情势也变得分外紧张起来,沙俄看到清国软弱可欺,开始对清国的东北地区蠢蠢欲动。

他们首先要针对的目标就是外东北的华人移民们,想要肃清境内的华人为俄国人争取更多的资源。

……

南华公司驻海参崴的代表,曾经给沙皇皇储报过信的刘宇,来到了沙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总督的府邸前。

经过通报得知是沙皇的恩人前来,阿穆尔州总督格里布斯基把刘宇迎了进来。

“刘先生你此次来有什么事?”

刘宇没说话直接递上了一张物品清单,格里布斯基接过清单一看,发现这上面的商品都是他急需的。

比如烈酒2万瓶,这是南华公司专门针对毛子地区让食品公司酿造的一款伏特加酒。

这时候伏特加的名字还不出名,毛子基本把他们自己酿的烈酒叫做“面包酒”或者“21号餐桌酒”。

自行车和皮毛大衣的数量也不少,还有几万瓶可口可乐。

这种口感独特,味道甜润的饮料让嗜甜如命的毛子也很痴迷。

“这是要卖给我的?”

刘宇点头又摇头,“这些物品既是送给您又是卖给您,因为我想用这些货物换取您手下的移民,您知道我们南华公司急需移民。”

格里布斯基挠了挠头,“移民我们这边也很缺乏啊。”

刘宇笑了笑,“您这边不是有很多清国的移民吗,据我所知这些清国人占据了您这边很多产业,特别是耕地,清国移民占据了,贵国的平民就没办法耕种了。

所以我想您可以发布政令,把这些清国移民全都抓起来,然后交给我们运走。

这样既能给贵国内陆过来的移民腾出地方,又能让我们有移民来源。”

根据《清俄瑷珲条约》规定,大清居民在此(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等地)有永久居留权,清政府对这里的居民有管辖权,但是清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