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从天堂降落(1 / 4)

加入书签

纵然对《Cold Water》的歌曲质量、合作阵容与宣发矩阵都深具信心,瀚音乐和下属的Mad Det,也没有将首周的目标定得太高。能在Spotify和Apple Music的趋势榜上登顶,再看周二的时候,能不能跻身Hot 100单曲榜前十就行。

这是韩易反复在单曲宣发会议上强调的问题,他不希望团队太执着于所谓的榜单成绩,而忽视了歌曲本身的良性发展。音乐宣发就像一场长跑,有的人第一周就遥遥领先,空降冠军,有的人要跑过两三年,才能最终登上榜单,每首歌都有它自己的成长曲线。可以用丰富的宣发资源最大程度上激活一首歌的商业潜力,但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一味堆砌曝光,将手头的牌一股脑地全部打出去,反而会让本来可以历久弥新的经典因为过度宣传,而招致公众恶感,最终泯然众人。

人类天性如此,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但不喜欢有人直接往他们的喉咙里塞新鲜事物,iTunes与U2失败的联合宣发就是一个明证。2014年,U2乐队的新专辑《The Songs of Innoce》正式发行,苹果将这张专辑作为宣传iTunes和当时还未被Apple Music取代的流媒体平台,Beats Music,的一种手段。在与盖伊-奥谢里和环球音乐集团协商后,苹果向环球支付了5200万美元的专辑下载费用,然后,把这张专辑,免费放进了所有iTunes用户的“已购买”资料库里。

听上去像是圣诞老人给孩子发礼物的美妙童话故事,对吗?

但用户的反应,并不像U2、环球和苹果想象的那样热烈,相当一部分人极为反感苹果这种,未经允许,便将专辑放进他们私人资料库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对隐私的侵犯。如果苹果可以随意往他们的资料库里添加或者删减东西,就意味着这家公司随时都可以翻看他们的已购买曲目,甚至是存放在iTunes上的私人影像和录音。

这场声势浩大的音乐宣发事件,最终演变成了流媒体时代苟延残喘的iTunes,抵在自己太阳穴上叩响的扳机。大批用户开始放弃iTunes里积攒十几年的音乐,转投Spotify。毕竟,如果私人资料库里的文件都可以随意翻看,都不能完全属于自己,那还不如直接在线听歌。

而U2乐队,也从原来完全没有黑点的殿堂级乐队,忽然变成了“那群闯进你家里逼着你听歌”的诡异老头子。对职业生涯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直到2023年还在延续,主唱博诺数次公开道歉,都无法挽回U2在商业声誉上的巨大损失。

快要在音乐上封圣的博诺,一着棋走错都是这样的待遇,Major Lazer、贾斯汀-比伯和麦迪逊-比尔,自然更要谨慎。贾斯汀-比伯不用说了,吐槽大会仿佛就在昨天,他在安妮-弗兰克纪念馆留下的那段自大到无以复加的留言,以及过去几年内让他成为全民公敌的种种行为,依然深切地影响着他的风评,以及与他相关的任何艺术作品。

全面转向流行电子后,《Where Are U Now》、《What Do You Mean?》、《Sorry》让他重回巅峰,《Love Yourself》更是让他获得了超越《Baby》的商业成功。用《Purpose》这张专辑打了个漂亮翻身仗的贾斯汀-比伯,又瞥见了一缕昔日的荣光。但就是这种离山巅只差半步的时候,更需要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最近几個月,贾斯汀-比伯在各家电视网的日间和深夜访谈节目中频繁露脸,维护他改过自新的良好形象。因此,他近半年的公众曝光度本就已经居高不下,再加上他全球五大洲162场规模空前的巡演,更是让他线上线下的声势与风头一时无两。

在亚洲地区巡演即将展开的前夕,贾斯汀-比伯需要的,是《Cold Water》帮他再加一把柴,而不是往火炉里倒汽油,直接一把火把整栋房子烧个精光。Play it safe,做最传统最稳健的宣传推广,是斯库特-布劳恩SB Projects团队的强烈要求。

在商业电台、流媒体平台,和某些目标城市的线下广告点做宣传就行,别整过于新奇、过于宏大的市场营销。

另一方面,虽然跟贾斯汀-比伯的境遇不同,但Major Lazer和麦迪逊-比尔对《Cold Water》宣发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殊途同归。Major Lazer去年11月才凭借《Lean On》登顶Spotify历史播放榜第一名,现在依然保持着明显的优势。这个组合现在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告诉流媒体平台的乐迷,他们发行了一首与《Lean On》风格不同,但质量同样出众的新单曲,然后通过Spotify和Apple Music两个管道,平稳地将《Lean On》的流量输送到《Cold Water》上即可。任何过于花哨的推广,都是画蛇添足。

至于麦迪逊-比尔,人予管理对她的定位很准确,一个社交媒体上有热度,音乐领域几乎相当于一张白纸的,不是新人的新人。她在《Cold W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