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1章 啥,鬼子要进攻了,谈一谈贷款的事情吧(1 / 2)

加入书签

借助关东军的势,改变蒙疆的布局。

老毛子在蒙疆地区布防了一个装甲集团军,总兵力四五万人。包含了一个摩步师、一个步兵师、一个机械化步兵旅、2个坦克旅、3个装甲旅。

当前该军的负责人是阿诺夫中将。

这边是蒙古高原,草多,荒漠多,唯独耕地不多。

养不起更多的军队,需要一直从大后方运输物资,使用西伯利亚铁路线转移过来。

正因为有了这支部队的驻防,让亲苏的一伙人翻了天,还敢声明独立出去了。

自家的儿子,就算是独立了,也得捋捋姓什么。

种花家出身,一辈子都得是种花家的儿子。

苏蒙军、关东军、绥热察军区形成了三方势力,看似苏蒙军跟丁伟这边关系密切,涉及到蒙疆问题,这份密切的关系要画上一个问号。

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驻防的日军突然动作起来。

摆出了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像往常一样拉练。

日寇的突然动作,不禁让人想起了几年前的诺门坎战役,双方在此大打出手。

在德子战线溃败的情况下,小鬼子要集中兵力北进了吗?

局势瞬间紧张起来,远东军跟关东军之间,一向是剑拔弩张。

诺门坎、关特演等事件,均是对双方兵力的试探。

苏联人断定小鬼子不敢北进,可这群疯狂的家伙,谁又能打包票呢?

远东军司令部接到了日军的动员消息,紧急召开会议。

在西线紧张反攻的情况下,关东军的任何举动,都将影响大局。

日寇第六军紧急动作,士兵纷纷携带枪支涌出工事,从侦查的情况看,似乎在准备一场大战。

有汽车进出,车上用布遮盖,看不清内部的物资。

亦有坦克、装甲车出动,向边境地带集结。

小鬼子屡次向外蒙地区试探,以往的试探保持着几百人,乃至上千人的规模。

动员师团级别的兵力,并不简单啊。

说实话,并不怕关东军进攻,但这个节骨眼上,远东军不想起战端。

当务之急是稳住西线反扑,彻底解决德子的主力部队。等解决了欧洲问题,再调过头来收拾鬼子,一切都是简单的。

阿诺夫第一时间联系丁伟,双方互通电报,想让绥热察军区向东北方向用兵,威胁关东军的大后方。

以此牵扯日寇第6军,减少边境地区的压力。

丁伟暂时没有答复。

先处理了另外一封电报。

孙德胜在绥远驻扎、练兵、训马,几乎是三天一个电报,求着丁伟把他拉到前线作战吧。

哪怕当一个冲锋的小兵也行,只要能打仗,去哪都可以。

好战分子算他一个,手下这几个人中,张大彪、孙德胜、高清的好战性最高,现在第四纵队的王超也被带出来了。

一个个好战分子,宁可在第一线舔血,也不愿意在后方休整。

打仗的机会会有的,跟小鬼子有仗可以打,跟山城还有的打。

在打之前,需要好好的拉更多的预备兵力出来。几个主力纵队,都得朝着三五万人的标准。

丁伟的野心很大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一共五个纵队。

前期以纵队为根基,后期要发育成兵团。五个兵团,六七十万人,足够他安身立命。

目前绥远方面相对稳定,七路军也没有大的动作,双方保持着对峙局面。

再加上有陕北、晋北这边的兄弟部队在,绥远的局势相对明朗。

可以考虑将骑兵师往北动一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咱们也往蒙疆地区用用兵。顺带着清扫一些蒙骑兵。

能招募的招募,不能招募的消灭掉。

当即给孙德胜下达了用兵的命令,伪蒙骑兵被打散后,仍有小股部队在北部活跃。

再加上马匪、地方武装等,搞得草原乌烟瘴气的。临近蒙疆地区,外蒙的军队也在折腾。

这群人仗着有老毛子撑腰,屡次在蒙疆装大爷。

不二话,打一打他们,小树要砍一砍。

阿诺夫感觉到了不对劲,丁伟没有回复电报,反而把两个骑兵师往北压进。

这伙兵力非常精锐,战斗力不俗。

率先清扫了大批的马匪,一路推到了蒙疆边界。

强调边界线,在蒙疆边界开始驻军。

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摆在当下却显得非常不正常。

怀疑丁伟跟日本人是不是合起伙来了啊。

绥热察军区有战机、坦克,如果从西北地区压进,跟鬼子第六军夹击。那么阿诺夫的集团军要有危险了。

要面临东部、南部双线作战。

以小鬼子疯狂的劲头儿,这件事未必不可能。

一旦外蒙集团军受损,可以直接北上,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线。

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的后勤线将被切断,仅靠着地方物资补充,会让部队陷入危机。

外蒙集团军的司令部内,阿诺夫来回踱步,将自己的猜测告知元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