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3章 定国公府走丢的女儿是谁?(1 / 2)

加入书签

将近年关,洛长安将云淑妃、陈嫔和宋嫔都召集到长信殿。

淳德妃也屁颠屁颠凑过来八卦。

因之前在苍州的时候,徐良策的夫人尹氏把后宅的女子都遣散了。

洛长安也想如法炮制,为苏青荷遣散后宫。

但云淑妃跟着洛长安已有十三年,陈嫔和宋嫔也差不多有四年了,她们要走要留,还得看她们的意见。

云淑妃等人根本就不想走,宫中荣华富贵不愁,且又有铁饭碗,管理六司,怎么说都比去宫外强。

虽说不能成婚,那又如何呢?

在宫里过得舒服就好了。

淳德妃是西疆公主,不能离开燕宫,本还担心云淑妃她们要走,只留下自己和苏青荷两人。

幸好云淑妃她们都愿意留下。

洛长安想着,她们待在宫中,每年都无法回家,今年便破例将三人都送回母家过年。

至于淳德妃,洛长安也允许她过年期间出宫走动,只是出宫必须带上侍卫,还得跟洛长安禀报。

淳德妃兴奋道:“西疆王庭那些姐妹,个个都不愿意来大燕和亲。

谁能想到和亲之后,过年期间还能出宫自由玩耍?

臣妾那些姐妹嫁了人之后,每年过年都得屁颠屁颠跟在夫君身后,半点自由都没有。

还是臣妾过的舒服啊。

多谢皇上!”

洛长安将云淑妃三人送回母家的时候,排场都做得很大,给足了她们脸面。

大年的初一的时候,宫外的鞭炮响彻云霄,苏青荷在宫内都听见了。

外头一放鞭炮,肚子里两个娃娃就一顿乱踹。

准确来说,只有一个娃娃在那里踹,另外一个娃娃是被动的,只偶尔动一下手脚。

苏青荷七个月的肚子大的像一个西瓜似的,不过苏青荷有过怀孕经历,且平日里也有多走动,所以即使肚子很大,也算得上是健步如飞。

谢太医说,苏青荷的胎象一切安稳。

洛长安便想带着苏青河去定国公府串门。

正月初五是定国公的七十大寿。

说起来,定国公府和洛长安还挺有渊源。

定国公与洛长安皇祖父有过命的交情。

洛长安的先生,帝师陈元化又与定国公是好友。

洛长安的姑母惠安大长公主是先帝的妹妹,嫁给了定国公世子为妻。

而当年在太后未进入皇家时,定国公世子是她的旧情人。

惠安大长公主如今与定国公世子感情和睦,琴瑟和鸣。

她很喜欢洛长安这个侄子。

但是,惠安大长公主与太后之间有龃龉,因着当年定国公世子与太后有情的事耿耿于怀。

倒也不是惠安大长公主斤斤计较,而是太后在入宫以后,还对定国公世子念念不忘,甚至定国公世子娶了惠安大长公主后,太后还送了几封书信给定国公世子表达自己的爱意。

定国公世子在与惠安大长公主成婚前,就对太后无感,只是太后一直纠缠爱慕罢了。

定国公世子把那些信全部交给惠安大长公主,还坦白一切。

惠安大长公主立即进宫找到当时还是小小贵人的太后对质。

堂堂公主,轻而易举就能碾死这个小小贵人。

不过太后苦苦哀求,惠安大长公主还是留了情面,只三令五申,不许她再纠缠。

从此太后安安分分待在后宫,不久就获得先帝的宠爱。

定国公七十大寿这天,陈元化早早就来到了。

跟定国公和定国公夫人相谈甚欢。

定国公夫人当初也是战场上的女将军,巾帼不让须眉,所以如今快七十了,那双眼睛仍炯炯有神。

她向陈元化打听着:“听闻当今贵妃是巧云的女儿。”

陈元化点头不语。

直到现在,梅巧云还是陈元化的执念。

定国公夫人惋惜道:“真是可惜,当年巧云与你情投意合,只可惜你已经娶妻,看来你们还是有缘无分。

巧云那孩子,可招人喜欢了,知书达理,虽家世不高,举手投足间都是大家贵女的风范。

这贵妃啊,我只见过一次,还是当年许文筠那个老不死寿辰上见到的,那时候贵妃还是一个嫔,长得乖巧得很,跟巧云很像。”

定国公夫人所说的许文筠,就是太后。

当年太后给定国公世子写信的事,有一次被世子说漏嘴了,定国公夫人勃然大怒,扬言要去宫里告发太后。

只是那会太后已经得宠,腹中还有了皇嗣,若此时闹得太大,恐怕于定国公府不利。

所以惠安大长公主便请求定国公夫人息事宁人,不要再闹大了。

左右定国公世子对惠安大长公主一直都很好。

定国公夫人继续道:“听闻这段时间宫里出了很多腌臜事,都是针对贵妃的。

哼!这个许文筠,等我死的时候,定要把这个老妖婆带走。”

定国公“呸呸呸”了好几声:“夫人,你怎么说话的,为夫七十大寿,什么死不死的,你得跟为夫一块活到百岁。”

定国公夫人嫌弃道:“你可真会想,都成老不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