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五章 领奖后便离开(1 / 4)

加入书签

英雄的宿命,在战场之中。

个人赛的开启,就是一场跟自己的厮杀。

一场比武的悍,只能在悠慢文字中品出意味,如果亲临现场,只会觉得场面混乱,不管置身于整个比武场的任何角落,都难以把眼光和耳朵置于任何一個焦点。

大声嘶喊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没注意,一道身影过去了,刚要凝神观察,旁边却又更迅猛,更拼命。

四百米物资疏散,贵州正好与辽宁一个场次,前面辽宁的姜永慧跑出了一个1分14秒11,何志军就以吃奶之势追出了一个1分13秒89,震惊全场。

何总跑完就趴在围墙栏杆吐了,第一下吐出来的时候,呈喷射状。

后面的人压力一下就大了。

西南有句话,叫“板命”。

作垂死挣扎,不顾一切摆脱困境的意思。

后面的人,都在死命的“板”,冲过终点线的时候,那身体都在放弃平衡的往前扎,让裁判们不得不重新集合,临场学习了一下如何判断这种“大前倾”动作,准确卡秒。

确认前倾动作有效以后,就有个安徽总队的脑袋猛地压过终点线,过线以后一下连滚带爬摔地上,然后往前滚了好几米。

还好抢险救援服的耐磨性比较好,才没造成退赛事故。

虚假的比武:

(BGM: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冲冲冲,永不疲惫的战士,看见终点的那一刻,拼命的呐喊与释放。

到达时,高举双手,放声怒吼,战友迎上热情的拥抱。

真实的比武:

(BGM:自己的呼吸声,喝喊声,旁边吹牛B,偶尔一声加油)

我尼玛不行了不行了,炸肺了,手酸了,心脏也开始绞了,妈的,谁喊的搞快点?你来试试?

到了,终于到了,我擦我擦,莫挨老子,让我呼吸,让我呼吸!

I ’t breathe!

当然,他们只敢拼命追逐那些像人的人。

1号是不当人的。

赛前,也有虎得不行的,扬言要超过1号。

人还不少,毕竟那天的成绩,有人当作传言。

直到方淮上场,以雷霆万钧之势起飞,把汽油桶水桶甩得像失去了重量,把假人扛得像在他肩上挣扎,然后以1分10秒67的断崖式成绩,震爆了他们的眼球。

不过,还是没破纪录。

总队纪录1分10秒2,据说全国纪录是1分07秒,就很魔幻。

全套抢险救援服加肩扛手提几十斤至上百斤,1分07秒。

要知道,方淮二等功强化核心力量以后,可是测过自己徒手400米的,也就46秒多,跟世界纪录,也就差着大喊一句“卧槽”的时间。

也就是说,世界纪录保持者冲过终点线时,人们一句中长式“卧槽”,方淮随后就到了。

却打不破这个纪录。

这特么四百米物资疏散纪录,估计范尼凯克来了,都得跟着集训半个月才有机会破。

这纪录,不管真假与否,大概是给超人无数的全国赛场留下的一道敬畏之心。

方淮经此一次全力挑战仍未打破纪录,也彻底放飞了自我。

这一次,他不可能给任何人翻盘的机会,能甩多远,就甩多远。

第二天下午,再次刷新赛前那把铁人竞赛纪录,4分17秒82。

全体服气了。

第二名,广东总队廖仲国,足被他甩了10秒6。

整个下午,方淮身边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几乎每个人,都想从他这里取经。

方淮只是笑呵呵道:

“我们总队的人提升都挺多的,调到我们中队的名额…现在已经确定了三个,只剩下两个了。”

所有人面面相觑。

面对方淮的搪塞,他们很想冷言几句,但回头再看看,贵州总队,人家真的是团体第一。

那个前年在全国赛场成名的何志军,今年也愈发坚挺了,现在他跟辽宁猛将姜永慧的比拼,俨然是除方淮以外,是大家关注的几个赛场之一。

俩人的综合成绩竟在伯仲之间,何志军还略略领先。

不过,俩人都不是之前曾杰毅吹嘘的“第三”。

何志军目前第五,姜永慧第六。

前面有高调的湖南曾杰毅,一言不发的广东廖仲国,另一个,竟然是个陕西西安支队名不见经传的二年兵,全程几乎没跟任何人交流。

他们总队的悄悄跟别人说,本来人家把比武个人项目苦练了一年,手脚上血泡练得磨了又起,就为了一战成名,领奖宣言都准备好了,叫“我年轻,我奋斗”,就等着以义务兵的身份,上台领奖。

结果,消息传出,一路摧枯拉朽的1号,今年第一年。

既没有1号年轻,也没1号能奋斗。

那个小伙,本来准备在沉默中爆发,这下,彻底在沉默中Emo了。

贵州总队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大家都很好奇,只是方淮的话,他们大多数人都接不起。

调总队,事太大了。

但,全国比武,除了贵州总队,足足有290个人,当晚,还是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