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5章 先进村(1 / 2)

加入书签

李向南差一点就秃噜出来。“那就分了吧!”

她关键时刻打住了。

李母:“就是吧,处了这么长时间了,又分了。肯定会让村里人说道的。但这都不怕的。

没有他,你在村里也不是嫁不出去。

你有本事挣钱,又厉害。嫁给谁谁不捧着你啊?

但是不能错过好年纪呀!

再过两年可就不是这样的了!”

李向南吃惊,她娘这么开明呢?

李母看着女儿这么吃惊的看着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她这么做好像是教坏了姑娘。

可是她怕向南拖过好年纪。

谁家好小伙子,能等到年纪大了再找对象啊。

姑娘年纪大了,找好的难啊!

“跟娘说实话,你到底是咋想的!”李母问道。

李向南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战。

她肯定以及确定,她要今天晚上说和周博辰想分手了。

她娘明天早晨就能安排人给她相亲。

说不定上午先看一个不成,下午就能安排另一个。

为啥她这么说?

四哥都说了,有几个小伙子不死心,在她家门口转悠好几回了。

其实李向南自己也看见了。

“娘!我们好好的呢,你别瞎说!”李向南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应该热情点儿。

“那你们之间要是好好的,他提没提过结婚的事?”李母问。

周博辰倒是想,他是不敢提,李向南不同意呀!

李向南:“以前的时候提过,我觉得不着急。

现在他工作忙,没有时间……只能等到年底再说。”

到年底就去考大学了,什么就都不用说了。

李母听见李向南亲口这么说,这心呐就踏实多了。“向南,看看彩霞多惦记你四哥!

你也多惦记惦记小辰……”

因为李母今天晚上的一番话,周博辰收到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吃的穿的用的都有。

以至于他再次回信的时候,比以前又增加了一个厚度……

……

还有10多天过年了,二嫂来信说,今年能回来过年。

娘和大伯娘到下午的时候就去接一接站。

因为三哥也回来。

两个人就作伴天天去。

……

这个年过得热闹无比。

整个百安村都洋溢着喜气。

家家的餐桌上都比以前丰盛一些。

不高兴的只有极少数人家。

比如,李老四和孙二凤家。

去年工分开始值钱了,他家扣了200个不说,还少挣了不少。

李村长要他娘的养老粮食。

李老四家前头欠的太多。

要是让他一年还的话,他连自己家的口粮都没了。所以去年扣了两年的养老粮食钱。

这不留到今年扣了六年的。

而且这粮食不像村里按人头分的口粮,按工分折钱,那是1毛2一斤。

这需要买人头外的粮食。按1毛8一斤算。

孙二凤不干,说计划外的粮食太贵。她打算到别的地方去掂对粮食。(就是问谁家的口粮有剩的吗?

从村里买出来的时候是1毛2。1毛5一斤去匀一点,有的人家也愿意。

但这种情况真不多。)

大伯娘说她家要粮食也行,给钱也行。

一年150斤粮食

这个数在村里算是不高也不低。

伺候的不拿粮食,其他儿子的给老人粮食。

一般的就是一年给300斤。

老人要是不摊上大病的话,也不让其他儿子给钱。

两个儿子平摊下来可不是一人150斤。

大伯娘要150斤粮食。

孙二凤当时就乐了。“那先把我剩下的工分算成钱。过后我给粮食。”

大伯娘一把按住了会计的笔。“沈会计,等李老四家给了我粮食,你再给他家算工分钱!

我这个要求也不过分。

他家根本就不是那讲理的。

她把钱拿回去了,再不给粮食。

那难不成我还要等到明年呢?”

孙二凤当时就傻眼了。

她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到黑市上粮食三毛多钱一斤呢。还都是粗粮里不是很好的。

最后大伯娘要出来了六年的养老粮食钱。

160多块呢。

孙二凤说李大伯当初说了要十年的。

还了8年了,这还差两年。

大伯娘气的差点喷她一脸口水。“你拿谁当傻子了?

两年前问你要10年的养老粮食,现在你还想只给10年的呀!

那去年和今年你婆婆喝西北风了?

还欠四年的……”

再就是村里的比较懒的几家。

因为去年的工分值钱,今年就想着多少干点吧,但是干的也不多。

分钱的时候工分这么值钱,是真后悔呀。

村里起刺儿的人家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了。因为要是惹了事,那就是要扣分的。

一个工分一毛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