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2章 可真能蹦哒(1 / 2)

加入书签

这上面的物理知识可比高中物理课深多了。

里面涉及了很多专业词汇,她不会。

周博辰不知道她才学习英语多久啊?

虽然她在老魏面前表现的不是一点英语也不会,也表现的有那么一点语言天赋。

那也不至于能翻译这种资料。

周博辰到底想干什么?

李向南接着翻看,里面还有一份信件。

大意是京都市xx街道新华书店聘用李向南翻译书籍。

现在谁家随便敢有带外国字的书籍啊!

要是你没事再翻着看的话,那可是要命的。

可是有了这份信件就不一样了。

算是合法合规。

上面还写了报酬。

这份资料要是翻译合格的话,报酬大概是六块钱。

说实话,这报酬有点诱人。

这份英文材料,大部分内容李向南能顺利的翻译出来。

涉及到的专业词汇,需要去查英文词典。

她估计大半天的时间也能完成。

大半天就能挣六块钱……诱惑力很大。

周博辰的信里还说,现在国家需要的外文知识很多。

所以有很多的外文文献需要翻译。

但是为了低调行事,也让李向南将书籍和资料保存好。

如果在翻译中遇到什么困难尽可以请教他。

他在大学毕业时,英语水平就可以做翻译了。

他也很愿意做这个老师。

这是委婉的告诉李向南,她会英语,大可以推到周博辰的身上。

李向南翻译完之后,直接可以按照上面的地址寄出去。

李向南觉得,现在国家的形势是有所改变了吧?

要不然周博辰怎么会给他邮这种东西?

李向南决定,这个材料她就翻译了。

怕有误差?

那不要紧,她背后不是有老师吗?

至于,周博辰这么干是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李向南绝不是那种安安分分待在家里的女孩子。

她说不做黑市的生意了。

那可没准。

她家里有两个弟弟呢。

在农村姐姐挣钱帮着弟弟娶媳妇儿太常见了。

她的两个弟弟又那么乖,李向南能舍下吗?

要是李向南能舍下她娘和弟弟,那也不会让周博辰这个铁树开花了。

人家书店翻译资料,那能是逮着个人就聘用了吗?需要经过简单的考核。

人家都没见过李向南,肯定不会用她。

这份资料是周博辰弄来考核李向南的。

她要是合格的话,才有以后。

信件也是周博辰特意让附在里面的,省着给李向南招来麻烦。

稿费是他自己出的。

希望能用这份材料吸引李向南的注意力。

让她不再往黑市跑了,专心的在家学习。

今天家家都为过年而准备。

李向南却埋头翻译。

还不时的翻翻英文词典……

晚上的,晚上的时候就可以拿这份资料去给魏姥姥看看。

魏姥姥帮着审阅校对一下李向南的翻译稿。

魏姥姥惊讶的好半天都没有闭上嘴。

这孩子也太聪明了。

这翻译的太好了,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向南能说什么?只能说她天生脑袋瓜子就好使呗。

魏姥姥要她把这份翻译手稿尽快的寄出去,要不过两天就过年放假了……

过年后喜庆的愉悦还没有退下去,公社的领导干部就带了两个人,到村里就出示了他们的工作证,和手里的批文。

牛棚里又要走出来两个人了。

李向南明白。

周博辰家使全力才能把他姥姥和姥爷捞出去吧!

因为还没到大批拨乱反正的时候。

可这样真的很好啊。

不过这两位老人走的时候没有和李向南打招呼。

也没有和村长道谢。

大伯倒是没说什么,大伯娘觉得这些人有点忘恩负义了。

大伯现在惦记的是鸡舍的事儿。

入秋开始卖小公鸡,村里挣了一笔。

之后母鸡开始产蛋了,百安村就等于是天天进钱啊。

这事别的村肯定是眼红的。

好在是他们手续齐全,有些人就想举报也举报不了。

刚开始公社的供销社没有插手,县里的单位只要有采购条子的,村子里就卖给他们。

可是过年前的时候,公社供销社想要统购统销,把全部的鸡蛋都收入他们的供销社。

来谈这事的,是供销社的周副主任,也就是周平的亲爸。

那时候鸡蛋已经涨到八分钱一个了。

他硬给压降到6分一个。

当时大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还说无论任何单位包括县里来的话,他们的鸡蛋都不会外卖了。

就是有县里的批条都不行。

鸡舍的鸡每天能产500来个鸡蛋。

听着是很多。可是到了县供销社里,根本就不够各个单位分的。

有很多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