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念书(1 / 2)

加入书签

林有德见自家娘问起来,也不犹豫了,紧了紧手,走近几步低声说道。

“娘,今日在镇上,三丫......”

他将今日在镇上的事情,从去陆宅敲门卖野味开始,到买肉包的事情全部都说了一遍。

“娘,三丫真的聪慧,她就这么听听隔壁孙家旺那孩子念念书,就知道这么多,要是让她亲自去学,一定能学得更好。”

王氏整个人都震惊了,惊讶地看着自己一向沉默寡言的大儿子,好一会才嗤笑一声出来,手在桌子上随意地拍了两下。

“哈哈,老大,我还不知你竟是如此天真,三丫聪慧,不说你,我也是能看出来的,但是你觉得送她去上学,然后呢?有什么用?她一个女娃,读书干什么用?”

“娘,这读书总是好的。”

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觉得读书好。

王氏更是直接翻了个白眼,“好,当然好,谁不知读书好啊,但是你也不看看我们家是什么条件?大朗如今都六岁了,集全家之力都送不起他去上学,你竟还想让一个赔钱货去上学。”

要说王氏对林殊有什么厌恶的情绪,从前是没有的,但现在因为林有德的“天真”想法,她连带着就是看林殊都不爽快了。

“咱家是什么个情况?你不清楚?别说是儿子孙子都读不起书,就是能读,那也是紧着男娃学,女娃想读书?做梦!!!”

每日肚子都填不饱,还想着做读书的梦,简直是痴人说梦!!!

王氏越说越是气恼,再看大儿子一脸无措,急得脸上涨红说不出话来的样子,一时又心软。

“你再想想你媳妇肚子里的,要是这胎还是个女娃怎么办?即便是个男娃,生下来不要吃不要喝?家里处处都要花钱,你看看家里的进项,有几个钱能供你们乱用?”

林有德找不出反驳的话,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是被这段时日去镇上赚到的银钱给冲昏了头脑,所以想着孙家可以送那孩子去上学,他们家咬咬牙也许也可以。

他低下头,低声说道:“对不起,娘,是我奢望了。”

王氏放缓了声音,“老大啊,你看看村里,哪家能供得起孩子上学?能送去认两个字那也就顶天了,河山村如今就村长家跟孙家送了孩子去隔壁私塾,你觉得我们家有这个家底?”

林有德摇头,声音更低了。

“没有。”

“好了,家里的规矩一向如此,男娃到六岁,送去私塾上学一月,学认字,得先生取名,规矩不得坏。”

王氏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出去。

林有德转身出去了,到底情绪低落,是啊,家里穷苦,就是如今想要每日都吃饱饭都难,也就这段日子因为有额外的收入,生活才稍微改善了一些。

当年家里条件困难到揭不开锅,所以他是直到三弟六岁了,才跟二弟三弟一起去私塾上学认字,一个月的时间,他觉得那是他最幸福的日子,也是在那时,他们三兄弟的名字定下来,是私塾先生帮他们取的。

林殊不知道自家爹为了自己跟王氏抗争了下,她正欢快地坐在饭桌前等着开饭,时不时听二姐跟大姐他们说起今日在镇上的事情。

大朗更是兴奋地在椅子上坐不稳,“小妹 ,我今日在山上又找到了一些覆盆子,我们存着,过几日再送去给陆郎君卖钱。”

林殊弯唇,“不行,放久了会坏的,我们自己吃。”

她觉得近几日,估计王氏不会让他们去镇上了,毕竟覆盆子放久了就不新鲜,肯定不好吃,带去镇上也卖不了钱,野味如今还没见到影呢,就更没可能去镇上卖啦。

“啊,自己吃多浪费啊。”

大朗觉得,还是用来换钱比较好。

“反正不吃也是浪费。”

大朗犹豫又纠结,然后就见自家亲弟弟,一骨碌从凳子上滑下来,转身就跑去屋里,不一会捧着一叶子的覆盆子出来,笑嘻嘻地冲他们喊。

“吃。”

大朗:......

最后那捧覆盆子自然是进了大家的嘴,全都给吃光了。

几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吃完了覆盆子又吃饭,还是一人分到了两块油渣的饭,只觉得喷香喷香的,吃得好不欢快。

然后,饭毕,王氏在饭桌上放了个大炸弹:十日后,送大朗去隔壁陈家村的私塾上学。

林殊呆了,这么穷的家庭,竟然还能送孩子去上学?!

一瞬间,她觉得自家祖父祖母的形象都高大了起来。

“我们家男丁一贯是六岁开始可以去私塾上学一月,学习识字算账,得先生取名,至于能学得多少,就看各自造化了。”

大家长林老爷子难得说一次话,饭桌上,他沉声看着众人说,最后看向大朗。

“大朗。”

大朗早就从自家爹娘口中知道自己到六岁就可以去读书的,也很是期待,此时兴奋得满脸红光,挺直了腰板看向自家祖父。

“是。”

“去了私塾,要听先生话,认真学习,将来能认多少字,能否去镇上当学徒,都看你这一月的造化了,知道吗?”

认的字多些,会算数多些,去镇上求个工,做学徒被收的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