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四(1 / 3)

加入书签

顾铮还记得刚到漠北时, 黄沙漫天,风夹着沙子扑在脸上, 刀割般疼。

比不上京城,更比不上江南。

但他却觉得很好。

没有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 也没有肆意的嘲讽侮辱。

虽然因为身份, 军中亦有不少人对他持有偏见。但叔父治军严明, 一切凭实力说话, 他知道他只是差个机会。

难得的闲暇时间,叔父曾带他去市集上。

这是仿照江南风格的茶楼, 他们坐在二楼,透过微开的窗户看着街上人来人往。

“观察到什么了?”顾宗武轻啜着茶, 问道。

顾铮抿着唇, 眉头微蹙。

顾宗武一直留意着他的表情, 见状哈哈一笑, 一副“果不出我所料的样子”。

放下茶杯, 也跟着转过头,脸上笑容还挂着, 正想开口, 看清楼下的场景, 顿时一滞。

顾铮疑惑地看过去,也只是瞧到一个中年突厥男人,身旁跟着一个小女孩,看样子像是一对父女。

“怎么了, 叔父?

顾宗武也只是沉默不答。

***

倘若那日跟着阿依慕帮忙捉小贼是刻意为之,那之后小树林里相遇则完完全全是巧合。

这些时日他的叔父暗地里调查,对突厥皇帝,是保持观望的态度。

但两国和平,无论怎样也比兵戈相见要好。

带着目的,他套了阿依慕几回话,却发现,她真的只是位天真不谙世故,被宠得有些娇惯的小公主。

理智告诉他应就此打住,两人身份皆不一般,越牵扯只怕引来祸端。

但也许是漠北的生活实在过于单调枯燥,偶尔也会觉得,与她这样漫无目的的闲谈,也是难得的放松。

而后的几年,他名声越来越大,也越发得到器重。

众人口口相赞,那顾小将军,胆识过人、慎密理智,行事果断。哪怕再慌乱的局面,也能冷静下来找出问题所见。

也只有顾铮自己知道,那唯一的荒唐。

生辰他从来都不在乎,那日兵务繁忙未能赴约。再去那时,他的生辰早已过了。但在看到她留下的礼物时,惊讶之余又隐约有那么点欢喜。

这是把短刀,手柄上还镶嵌着硕大的一颗红宝石。华丽花俏,但不适合用来杀人。

然而顾铮抽出刀鞘时,就立马推翻了这个判断。

凌厉的月色下,刀锋透着寒光,饶是他见过许多名器,也不可否认这是把好刀。

身后传来脚步声,顾铮心一跳,但转眼又判断出这不是阿依慕。

警惕转过身去,看清来人,无法控制露出错愕的表情。

***

“将军,突厥的使者求见。”副将小心向前说道。

顾铮从往事中回过神来,神色冷淡,说话的语气更是冷若冰霜:“我还是那句话,叫她亲自来见。”

副将无奈的叹了口气,皱着一张脸出去转告。

他们将军怕是还嫌外面的谣言传得不够猛烈,生怕还有人没怀疑他和突厥公主“有一腿”。

原本出兵相助突厥公主夺权之事已引起诸多争议。但因有皇帝亲书圣旨,也只能默默咽下。

但那日战场上他们将军的刻意相护,以及这几日一直拒绝来使,指明要见公主本人。

怕是又要引起一番血腥风雨。

突厥使者也是苦着一张脸,从大周军营出来,来到相距不远的自家阵营,小心向公主汇报了此事。

阿依慕没有说话,身旁跟随多年得侍女倒先开口劝道:“公主,事关重大,和顾将军见一面又何妨?”

“你虽然是他派来的,但跟了我这么多年,关键时刻,还是比不上他。”阿依慕淡道。

侍女先是震惊又转为羞愧,慌忙跪下请罪,而阿依慕却只是摆摆手,没有计较。

在一旁默默听着的使者:......我好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

阿依慕虽一直不与他相见,但也没有妨碍两方的合作。

那日一战虽取得了胜利,但她的王叔退守皇宫,集中全部兵力防守,想要彻底攻破,还是有不少苦难。尤其是配合着南方,他们不得不要快速解决此事,以免走漏风声。

至于为何不去见顾铮。

阿依慕也想不明白,下意识的,想要躲避和他见面......

两军合作攻城的那天,阿依慕不得不出面,所幸在场人数众多,也不至于尴尬。

“待将那逆贼拿下,便可真正拨乱反正!”说话的是突厥的一位老臣,几年来看着新皇的胡作非为恣意妄行,朝中早就生了许多不满。当听闻公主带兵回来,立马就领着人投奔而来。

顾铮看了眼她,没有说话,戴上佩剑走出了帐内,其余副将见状,也纷纷效仿。

生死关头,全都依仗今日一战。

阿依慕觉得她应该说些什么,亦或是做些什么,但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顾铮离开。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就好比这五年来,让她快忘掉了前十五年来的所有快乐。

“城破了!城破了!”过了许久许久,一声由远及近的高喊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