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归墟边关引起的全球震惊(1 / 6)

加入书签

第106章归墟边关引起的全球震惊

“呜呜”

几个城市的码头不约而同的传来了响亮的汽笛声,一搜搜客船在海面上划过了一道道波纹,于碧海蓝天之中,构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

民众们纷纷走上甲板,置身于海天一色的盛景之中,足以将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

过去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对于众人而言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似的。

最终他们纷纷踏上了回家的船,再回头去看这座陌生的城市,倒也不再像从前印象中那般冰冷。

站在甲板朝着远处看去,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海面上才会波光粼粼。

远处可眺迎风破浪,随波起伏,影影绰绰的点点白帆。

近处能观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穿梭于港口码头的各种舰船。

围聚在甲板上的人们,不论彼此是否相识,都在热情的攀谈,畅想着回家后的日子。

在一声声轰鸣声中,他们渐渐离开了陌生的城市,带着沉甸甸的思乡之情,返回久违的城市。

在这一刻似乎就连凛冽的寒风都温暖了许多,岸边上还站着许多这些城市的原住民。

他们纷纷自发的来到岸边,遥遥摆手,向这些过客道别。

站在甲板上的人们热切的回应着这份温暖,这份温暖足以驱赶严寒,甚至要比头顶的阳光都更加炙热。

在名为回家的撤离计划正式开始之后,几乎所有类别的交通工具都参与到了计划中。

那些被安排在东山州以外,其他较远城市的安置点中的民众,别在一辆辆大巴车的运送下,前往机场候机。

机场大屏幕上,航班信息中单独有几架飞机的标志变成了红色。

甚至就连飞机后方的编号信息,也加上了特送字样。

机场的工作人员,早已在入口处拉上了横幅,让每一位下车的民众,都能够看到来自这座城市的热情。

“祝东山州四城郡在外民众,一路平安!”

一些眼窝较浅的人在下车后看到这样的热情,也不禁湿润了眼眶。

回家这两个字,也一度在网上掀起了一番热议。

“一切都刚刚好,眼看着就快过年了,国家在这个时候安排所有人回家,着实是有心。”

“虽然不知道东山州泗城郡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衷心祝愿每一位游子回家的路上,顺风顺水。”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越来越多的人有感而发,在网络上留下了自己对此事的感受。

此次撤离计划,好似也突然间唤醒了现代人对家的感受。

眼看年关将至,就连连续三个月遭受大灾的东山州四城郡都在最后关头迎游子回乡,那他们是不是也该回家看看了呢?

就这样,在接下来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所有在外的民众在一声声祝福中接连踏上了回家的路。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第一批出发的民众已经抵达了久违的城市。

临岛郡火车站出站口,最先走出来的是一家三口。

年近中年的丈夫双手拎满了行李,旁边的妻子领着孩子。

三人的脸上,都能看到期待之意。

终于,在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重新站在了这片故土之上,久违的熟悉感也袭上心头。

或许只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才会明白家的感受。

“回家了,一切还是那么熟悉”

看着熟悉的站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大厦高楼,成年男人有感而发,同时也深深的吐出了积蓄了三个月已久的郁结。

“爸爸,那是什么?”

就在此时,年纪看起来有10岁左右的小女孩,突然好奇的伸手指向了海边处的方向。

中年男人下意识的循着女孩所指的方向看去,但紧接着脸上也浮现出了疑惑的表情。

在他们的视线中,海边好像多出了一片黑漆漆的建筑。

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因此并不能看得很清楚。

不过作为在这城市里生活了近半辈子的原住民,男人还是很快便作出了判断。

海边的建筑物三个月前并不存在。

也就是说不管那个地方建设了什么,都是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建成的!

“奇了怪了,海边那里还真的建设了新的建筑。难不成之前网上的传言是真的?”

一旁的妻子有些惊讶的说道,她口中所说的传言,自然是在网上一直颇具热度,声称所有的施工人员失踪了一段时间,是秘密的在四城郡内进行建设的话题。

之前他们和大部分人一样,并没将这件事太当回事儿。

但现在看来,海边的建筑物延绵开来,甚至看不到尽头,显然是个不小的工程。

越来越多走出火车站的市民,都注意到了海边方向本不存在的城市建筑。

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好奇,更想知道那里的建筑究竟是什么。

不过毕竟大家都是时隔三个月后刚刚返回,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回家。

所以关于这本不存在的建筑物,大家目前也只是好奇的讨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