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水鬼借尸(1 / 3)

加入书签

陈雪和张灵渊站在赵启的身后,好奇的看着他,这种颇为诡异的气氛,让二人都下意识的放轻了呼吸。

赵启将三炷香点燃,随后将香插在了白米中,放在了李必康的面前。

李必康浑浑噩噩的含糊其辞,双眼无神的看着眼前时亮时暗的星星火点。

系在他手指的红绳上挂着的铃铛,垂在半空中,尽管有微风拂过,但却并未发出任何声响。

“一灭肩头火,幽幽鬼路自恒通。二灭头顶灯,四周鬼魅皆归魄……”

呼……

就在赵启的声音落下之际,两旁的树木突然开始沙沙作响,阵阵阴风袭来,给人一种昏天暗地的即视感。

“叮铃铃……叮铃铃……”

垂在红绳上的铃铛开始拼命的发出声响,这声音钻入陈雪和张灵渊的耳中,只感觉体内气血翻涌,久久难以平复。

将这一幕看在眼中,赵启皱了皱眉头。

“此地阴魂竟然不止一个!”

说话间,赵启迅速抓起了李必康的一根手指,随后将其指尖刺破,而后滴在了红绳上。

“血脉之亲,以铃声为引,速速前来,借身问话!”

赵启暴喝一声,在他的身上赫然散开了一种极具威压的气场,刹那间风平浪止,万物萧条。

“这……这是……怎么回事?”

一众专家教授们纷纷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画面,这一幕让众人纷纷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诡异。

方才异样的天气变化,竟在赵启一声呵斥之下,瞬间平息,这可不是用是科学常理就能够解释的通的。

大家都不知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其中的几位民俗学专家,额头上却是渗出了汗水。

“我曾经看到过一本古书,书里面好像提到过刚才赵先生说的这番话。

那一篇是讲述问米请鬼之法的,和赵先生现在做的事情,几乎一模一样!”

“请鬼?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鬼?”

一众专家教授们对于这个理论感到有些难以接受,要知道就算是在场的这些民俗学专家,对于民俗的研究也只是站在学术的角度上,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民俗的起源与演变,从而推导出自古社会的发展。

相信鬼神和研究民俗是不冲突的,就像是在座的这几位研究神话传说的教授,他们研究的只是神话出现的起源以及与当时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对应,而不是在真正的研究这些神仙到底在哪。

就连那个一直把玩着文玩的民间大师,此刻也罕见的闭口不言了。

民俗知识的诸多讲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更像是一种祖宗传承下来的智慧。

不论是开白事铺子也好,还是其中繁琐的规章,都是对死去之人的一种祭奠,以及代代传承的文化。

但对于鬼神之说,最后连这位民间大师的态度也是非常隐晦的。

谁也没有亲眼见过鬼神,因此也不能拍着胸脯斩钉截铁的表示,这世上确有鬼神的存在。

但现在这位赵监史所做的事情,显然是充分的诠释了对此事的态度。

还要请鬼上身,借身问话,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沉甸甸的,百十双眼睛纷纷错愕的看着大屏幕,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康磊一直不动声色的坐在一旁,关注着每一位教授的情绪变化。

这堂课对于在座诸位而言非常重要,正所谓不破不立,若不让他们迅速意识到,自己即将应对的事情是什么。

那么及时进入了钦天监,也不会发挥多大的作用。

而且恰好,唐磊也想亲眼看一次封神场景,这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不禁目不转睛。

“叮铃铃……叮铃铃……”

清脆的铃铛声响不再像上一次那般繁杂,就好像先前的那些干扰员都已消失不见似的。

肉眼可见中,悬在半空中的红绳开始一节一节的弯曲,每一次弯曲都会引发红绳上系着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动。

陈雪惊讶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一幕看起来就像是有人在拽着绳子,逐渐朝着李必康靠近似的。

张灵渊的脸上也写满了难以置信,同时他也注意到,放在赵启和李必康中间的那碗白米,竟然已经开始有些发黑了。

“儿子,儿子,真的是你!”

原本一直浑浑噩噩的李必康,突然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的前方,情绪激动的叫喊着。

也就在这时,赵启站起身来,抓起了一把已经有些发黑的白米,塞到了李必康的嘴里。

与此同时,李必康突然浑身一僵,紧接着就开始不受控制的颤抖。

但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几秒,他便突然间好像卸去了所有力气时的身子一软,头也耷拉到了一边。

“怎么回事,他这是怎么了?”

教授们困惑的看着这一幕,看起来这李必康好像是突然间就失去了知觉,给众人眼前所见这一幕更添了几分怪异。

但赵启却好像并不意外,他不紧不慢的再度盘腿,坐在了李必康的对面,随后沉声问道: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我……我叫李达,我这是在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