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第 74 章(营养液6w)(1 / 3)

加入书签

苏凉所在的半决赛第二组共有8名参赛选手, 其中一人是在预赛阶段被判进半决赛,另外7人为正常晋级选手。

在通常只有4-6人的赛场上,8名选手的数量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

8名选手按照成绩排序,排名前六的分别在起跑线第一排的1到6号道次, 排名第七的选手被安排在第二排的第五道上, 第二排的最外道则是预赛阶段被判进决赛的那名选手。

在上午的预赛中, 苏凉成功取得了他所在小组的第一名排序, 在本组中他同样是预赛成绩最好的一名选手, 被安排在第一排的最内道,与他相邻的右手边是一位苏凉在全国联赛上没有未曾谋面的对手,名叫杨凯,与叶开承凌俊勇一样,是来自吉省省队。

排在第三道上的正是在抽签阶段宣告要挑战苏凉的刘宇恒,此时在所有选手上冰之后,他还特地看向了苏凉所在的方向,不必看就能知道, 他一定是抱着想要抢进内道领滑的想法。

在刘宇恒的右侧,则是‘签运不佳’抽中了最后一个第二组签球的石文辉。

虽然在心里念叨着自己的签运不行, 但是石文辉此时早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不论胜负, 全力以赴争夺自己想要的名额就对了!

另外五六两道上的选手以及后排外道上的两名选手也都抱着同样的念头。

竞技体育的赛场上,虽然注定了胜利者有限, 但是每一个参赛者从来都不会抱着‘自己是炮灰’的心态在比赛, 他们始终在挑战着有限的胜利名额, 为了争夺自己目标中的胜利而不断努力着!

赛场上,8名选手在‘各就位’的指令声中都已经准备就绪, 现场的观众也已经屏息凝神。

解说席上, 比赛开始前, 廖雨薇和林方正两人还在开玩笑地讨论‘苏凉这一场半决赛会不会还在起跑努力争取最后一名?’,但在‘各就位’的声音响起后,解说员的注意力也彻底被拉回了场内。

“半决赛第二组的赛事,同样将在8名参赛选手之中决出两名晋级最终的决赛,赛场上8名选手已经准备就绪,比赛即将开始!”

廖雨薇的解说声刚刚落下,赛场上发令员已经给出了‘预备’的指令,一时之间赛场上安静得落针可闻,然后下一秒,‘砰’的一声,发令枪响……!

“比赛开始了!”

随着枪响,赛场上的8名选手都先后启动了自己的疾跑,这一场位于最佳跑道的苏凉不再选择在最末尾的位置跟滑——本场比赛情况与别不同,一共8名选手在场,比赛之中的竞争与选手之间的互相防备观察都要更加复杂,所以最好的策略并不是落在最后一位上伺机待动,而是尽量停留在前方一个较好的位置上跟滑。

从比赛开始之前,苏凉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打算,此时比赛开始,他也非常果断地执行着自己的战术,没有刻意落后,但也没有刻意冲击领滑的位置。

第三道上的刘宇恒倒是从起跑之前就让所有人都看出了他有冲击领滑位置的准备,1500米的长距离赛事,鲜少有人能够从第一圈领滑到最后一圈赢得胜利,因此会在第一圈冲击领滑位置的,要么是有队友需要互相配合,自己冲上最前方作为牺牲品,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笃定自己可以从开始一路领先到最后。

刘宇恒无疑是后者——在他的计划里,他准备以这种昂然的姿态宣告着自己的强大,但是教练指挥席的位置上,黑省省队的教练这会儿已经急得在拍防护墙了。

——“刘宇恒!!!你给我回去!!!”

黑省省队教练的声音有如一阵怒吼,就连观众席上的观众和现场直播的收音设备里都能收录到一点教练的怒吼声了,可是刘宇恒愣是跟没听见似的,早早地抢了内道领滑的位置。

跟在刘宇恒身后的是原本第二道的杨凯,杨凯的身后才是原本最内道的苏凉。

杨凯在注意到苏凉在他身后跟滑时,在第二圈过弯时还特地回头看了一眼在他身后悄无声息的苏凉——因为出身黑省省队,杨凯也认识同样从黑省出去的孙睿翔他们几个,之前的全国联赛他没有参加第二站的哈市站比赛,没有起眼见识过苏凉的能力,于是私下里曾经联系孙睿翔林永胜几个,向他们询问了苏凉的比赛特点。

还记得,当时孙睿翔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老大的滑行,跟幽灵似的。】

杨凯那时候还不知道孙睿翔的这句话是个什么意思,但在今天亲自跟苏凉同场比赛之后,他真正感受到到了孙睿翔口中的‘幽灵’是怎样的了。

滑行轻巧流畅,速度快蹬冰次数少,在紧张的赛场上具备这些特质的跟滑者,只要控制好自己和前一位选手之间的距离,很容易让人忽略掉自己身后还跟着一个人的事实——而在赛场上一旦忽略掉身后对手的存在,就极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迎来一个自己根本没有预想过的‘背刺’。

怪不得孙睿翔会管苏凉的滑行叫做‘幽灵’,确实是让人很难防备的危险攻击!

而在对苏凉有所防备之后,杨凯也并不觉得自己就真的能够轻松地拦下这个头脑灵活又同时有着灵活的滑行能力的少年。

苏凉注意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