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 愿为卒无怨无悔(1 / 2)

加入书签

“真是难得啊。”  中年男人细细回味着杨铮最后的那句话,他好像有些悟了。  他麻木的看着考核院门口的学生还有家长,他的大脑忽然一片空白。  那一张张不同模样的脸,还有那一张张包容、或是失望,悲伤、或是喜悦的脸,恰恰组成了他身前那被他视为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的象棋棋盘。  这个世界很复杂,复杂到穷极一生都看不透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但这个世界同样也很简单,因为组成世界的也恰恰正是——人。  男人、女人、大人、老人,孩子。  穷人、富人、善人、恶人、普通人…  整个世界因为人而不同,也因为这形形色色的人,这个世界也有着他独特存在的意义。  当中年男人望着整个考核院大门终于空无一人时,他失落的站了起来。  “看来一直以来,都是我走错了。”  中年男人在吐完这句话后,心中又莫名激动起来。  “还好,生活没有对我说上一声将军。”  ……  杨铮也是在下完棋之后,才从王起口中得知今天和他对弈的中年男人是王一凡。  说起王一凡这三个字,可谓在象棋界人所皆知,当然能让他人所皆知的并不是他与杨铮相比那略显“蹩脚”的棋力,而是他独特的身份。  他是象棋特级大师,在华夏不到百名象棋特级大师里他排在中游,他并不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象棋手,但他可是一个杰出的“象棋战略家”和“象棋思想家”。  他在他人生四十来年的时间里,一共写过十几本有关于华夏象棋发展和象棋未来的著作。在整个华夏象棋历史里,他绝对算是一个“见证人”和“传承者”。  也正是因为他对华夏象棋发展历史有着卓越的贡献,才让他成为最特殊的象棋特级大师。  杨铮在小的时候,也曾看过他所写的书。他也在决定把象棋视为自己人生职业时,买过王一凡所编写的《象棋从业者须知》。但杨铮打心眼并不是很喜欢他。  因为在王一凡的各项著作里,透露着他从骨子里就瞧不上那些连业余棋手都成为不了的普通象棋爱好者。  他只看中象棋的竞技性和未来商业以及社会的发展,他也把象棋的娱乐性和普遍性,批判的一无是处。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十分偏执的人,他所认为的,未来象棋的发展路线,是必须要走“世家”、“传承”、“棋院”、“棋社”四大路线,从根本上减少“寒门”和“野路子”和出生,从而把象棋打造成“高雅”极具“策略性”的贵族棋。他所谓的“精英”,“素质”改变,也让杨铮倍感不适。  虽然杨铮明白,象棋未来如果要走王一凡所说的商业化,精英化,肯定会吸引更多人去学习从业,但是他与生俱来的正义感、怜悯心还有作为一个棋手应有的直觉判断力,都让他望着回家路上那些扎堆下着象棋乐呵呵的老大爷们,无比坚定这才是真正的华夏象棋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  或许就像杨铮今天所说的,象棋在职业棋手眼里是有着生活、生存的意义,但它也在普通人,俗人眼里,有着属于他们独特的意义。  也或许是因为杨铮在今天赢了那位他所不认同的“象棋思想家”,他的心情变得格外的美好。  他习惯性走进了那群扎堆下棋的老大爷之中,虽然以他现在的棋力,这些老大爷的棋颇显得有些“拙劣”,但是这些在街头下了一辈子棋的大爷们啊,在这小小的棋盘上似乎又多了一些他们这辈子的酸甜苦辣以及他们这些苍老的皮囊下所渴望的新生!  ……  东东的父亲得知东东晋级之后,他狠下心带着东东下了趟馆子。  馆子不大,口味很好。这大概是所有钱包窘迫的男人对于吃最后的追求。  东东的父亲,是一个除了工作很少接触人情世故的男人,面对着东东这个在他眼里算得上是“光宗耀祖”的成绩,他难得的奢侈了一把,不但给东东点了饭店里相较于外面昂贵的饮料,他也开了一瓶啤酒。  他望着劣质玻璃啤酒瓶溢出的泡沫,他举起了啤酒想说些什么,但是他张了嘴却久久没有说出他心中那些漂亮的词语。  最后,他只能陪着笑,一口闷了小半瓶。  东东已经习惯了父亲这种行为,也理解父亲嘴笨的毛病,她有模有样的举起了饮料瓶,在空中晃了下,像是干杯,也像是感恩。  小饭店上菜速度很快,三菜一汤都是家常,很快便上齐了。东东的父亲望着面前的肉菜,他拿起了筷子夹了一大筷子放在东东身前的盘子上。  他说了一句“谢谢”。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谢谢,让东东无从适从。  但她望着父亲又饮了一大口啤酒后,涨红的眼眶,她默默地低下头吃起了面前热腾腾的肉菜。  “请原谅你的父亲吧,你的父亲一没什么本事,二学历也不高,三更不会说话,他只会的就是埋头干活,教导他聪明的女儿一些听起来愚蠢又老掉牙的大道理。”东东的父亲望着默默吃饭的东东,他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其实对于你学象棋这件事,我犹豫了很久。因为我觉得象棋并不能给你未来的人生太多便利,甚至连高考加分都做不到,我想你去学跳舞,学围棋,去学你身边同学都在学的特长班。”  “但是,最后我又妥协了。”  “因为,当你拿起了象棋里最微不足道的小兵说这个兵是我时,我看到了你眼里对象棋的向往。当你说之所以兵是我,是因为我为了保护你,从来没有后退时。你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