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交心(1 / 2)

加入书签

李邺微微笑道:“爹爹太小看祖父了,他这辈子都在做梦当皇帝,他给我说过,他年轻时拼命讨好则天皇帝,就希望则天皇帝立他为太子。

天宝年间,他甚至想过发动宫廷政变,外面有哥舒翰、安禄山、安思顺这些胡人大将支持,但最后他还是没有这个胆量。

直到飞龙告诉他,我有帝王之相,他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所以他总说我是他的继承人,实际上指的是我能继承他未实现的帝王梦想。”

李岱长叹一声,“我真是平庸啊!从来不知道自己父亲也有这样的野心,难怪我成不了他的继承人。”

“其实父亲可以!”

李邺微微笑道:“如果父亲愿意的话,我可以拥戴爹爹登基为帝,我做几年太子。”

李岱顿时胀得满脸通红,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别胡说,我可从没有这个想法。”

李邺收起玩笑语气,诚恳道:“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说真的,爹爹完全可以登基为帝。”

李岱叹口气道:“我曾经做梦,自己成为了太上皇,我从梦中笑醒,能成为太上皇,我已经很战战兢兢了。

阿邺,爹爹明白你的好意,但做皇帝,我真不想,也不愿意,你爹爹不是糊涂蛋,我知道你的背后站着很多人,你是他们的利益代表。

所以李岱这段时间一直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直到儿子说出了父亲李林甫的遗愿,自己父亲的梦想居然也是做皇帝,李岱心中的最大心结终于解开了。

皇帝不是谁都能做,他要权衡各方的利益,他要带领大唐走向强盛,我没有这个能力,也代表不了任何人的利益,阿邺,不要再给我施加压力了。”

李岱终于点点头,“太上皇可以,但你先让爹爹做几年右相国吧!这才是爹爹这一辈子的梦想,能够继承你祖父的事业。”

李岱长叹一声,又苦笑着摇摇头,“你祖父居然想做文宗,哎!有你这个孙子,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是啊!”

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一个憎恨阉党,一个效忠阉党,两人的关系怎么可能好得起来?

兄弟二人政见不合已是洛阳公开的秘密,但如果不谈政治,兄弟二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和睦。

王思礼虽然效忠朝廷,但他毕竟也是高句丽人,他很同情兄弟为高句丽复国事业忍辱负重。

“那太上皇呢?”李邺又笑问道。

三更时分,汜水关的大门悄然开启,三支万人骑兵队驶出了关门,所有战马都用布包裹着马蹄,士兵并没有骑在马上,而是牵着战马疾行,后面跟着七万步兵,十万大军无声无息向三十里外的汴宋军大营沙区。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说明,刚刚升级为梅花卫大将军的王思义虽然是王思礼的兄弟,但并不代表王思礼也会效忠李辅国。

李邺笑了起来,“爹爹负责继承祖父的事业,我负责实现祖父的梦想!”

所以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很深的缘故,王思义表面上效忠的是李辅国,但实际上,他是效忠高句丽复国集团,他这一辈子都在为高句丽复国奋斗。

其实李岱一直希望儿子能做监国,不要夺取大唐社稷,但李岱也知道,儿子代表了整個关陇势力的利益,做不做皇帝,不是他自己说了算。

正是这个缘故,兄弟二人关系十分融洽。

十万大军距离汴宋军大营越来越近,距离大营还有两里时,大营内忽然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当!当!当!当!”他们被外围探哨发现了。

李晟当即下令,“骑兵出击!”

“呜——呜——”

号角声吹响,三万骑兵翻身上马,点燃火把,大喊大叫向军营杀去。

神策军的骑兵可不是关陇军骑兵,关陇骑兵训练有素,可以像游牧民族那样在漆黑夜晚里高速奔袭。

但神策军骑兵可没那个本事,速度稍微一快,就会一大片一大大片互相撞在一起,这就是他们为什么牵马行军的缘故。

李晟用骑兵并不是为了高速奔袭,而只是为了作战时骑兵居高临下的优势。

虽然骑兵虽然大喊大叫,但奔跑的速度却很慢,和步兵们的奔跑差不多了,只有这样,三万骑兵才能在夜里有序奔行。

虽然有点狼狈,但主帅李晟知道,他们已经胜利在握了。

王思礼在夜里惊醒,得到紧急禀报,敌军前来偷营,人数超过了七八万人,王思礼顿时大惊失色,他才两万多人,怎么应对,激战必然全军覆灭。

他当即立断,喝令道:“传令,全军撤退!速速撤退!”

他简单披上了盔甲,手提大刀,这时,郓王李荣忽然闯进大帐,惊恐道:“大将军,敌军已经杀进大营了!”

“我知道,立刻上马!”

王思礼走出大帐,翻身上马,只见西营火光冲天,敌军已经杀进西营了。

无数士兵丢盔卸甲,惊恐狂奔,王思礼见李荣已经上马,便喝令道:“撤退!”

他率领一千亲兵骑马撤退,护卫着郓王李荣。

数万神策军从三个方向杀进了大营,尽管有一千弓弩军射击防御,射杀了数百人,但没有什么效果,敌军太多了,如铺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