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7章 林泰来跑官(下)(1 / 3)

加入书签

第477章 林泰来跑官(下)

吏部和礼部之间,只隔着户部,也就是多走几步路的事情。

但就这“多走几步”,也蕴含着权力格局的变化。

大明政体成熟后,朝廷衙署制度表面上一直不变,但内里的权力格局始终在变动着。

尤其内阁和吏部这内朝外朝两大核心机构,权力变化最为剧烈。

比如当年吏部权力强盛的时候,提名任命各部郎官时,根本不需要各部长官点头,吏部自己就能定了。

如果在那时候,林泰来根本不用“多走几步”去礼部。

但现在,吏部想提名一个礼部的郎中,就需要礼部长官也点头同意,导致林泰来今天就要多走几步了。

又对于侍郎说:“其实林泰来在礼部兼官挺好的,至少和其他衙署打架时,战斗力翻倍。”

论理说,以世侄的资历,应该升为正五品,员外郎这样的从五品副职总是差了点意思。”

如果林泰来真的进了礼部,那么这礼部尚书就不能当了!弄不好又变出个礼部之耻!

王司徒连忙打圆场,对林泰来说:“其实你刚才走了后,我和于侍郎换过一次热茶。

而杨天官的意见是,如今礼部主客司空缺,从品流到职能,最适合安置我。”

除了吏部和礼部之外,户部不可能用苏州人,那就只有兵部了。

到了晚上,于侍郎咬了咬牙后,冒着被指摘公开结党的风险,便去拜访同为山东人的王司徒。

当于侍郎在王家前院落了轿后,一抬头,便见林泰来笑眯眯的坐在穿堂口。

于是林泰来也不再继续逗留,抓着王象蒙,起身就告辞。

吏部天官杨巍是申时行党羽就不说了,可文选司一直把持在清流势力手里。

于侍郎又对王司徒说:“虽说这次龙颜震怒之下主客司都被清空了,员外郎也缺着,但让世侄做主客司员外郎不太合适吧?

随后林泰来对王司徒说:“我这好侄儿升不了郎中,升个员外郎也行啊。”

至于以后会更搞笑,历史上再过几年,吏部任命官员时,居然要采用抽签的办法,谁抽到哪个县就去哪个县。

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们老王家的王象蒙还想不想当主客司郎中了?现在林泰来要抢位置,你们王家看着办。

到了前院后,林泰来和王象蒙各自翻身上马,扬鞭奋蹄,眨眼间就到了首辅申时行宅邸。

所以在下才会说,文选司员外郎非王象蒙不可。”

相较之下,还是兵部更适合你。何况你还是武状元,去兵部更能发挥你的长处。”

重新上马,快马加鞭回到了并没多远的王家。

林泰来似乎答非所问的叹道:“咱们礼部的安保太差了,随随便便就能放外人进来,非常需要加强啊。

林泰来在礼部如入无人之境,站在了于侍郎的面前。

这话太有道理了,林泰来似乎无言以对。

现在礼部尚书空缺,礼部左侍郎于慎行暂时主持部务。

于侍郎嘴里的世侄自然指的是王象蒙,虽然四十几岁的于侍郎只比王象蒙大几岁,但科名和辈分在这里,也只能称呼为世侄了。

事已至此,于侍郎即便再不愿意让林泰来兼官礼部,也已经完全阻挡不住了。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你们老王家愿意看着九年大圆满的王象蒙给才入朝两个月的林泰来当副手?

在这个回合,林泰来没有直接针锋相对,只对王司徒问道:“老哥怎么想的?”

申时行不以为意,“就算你说的对,那又如何?还能找到比杨巍更顺从的吏部尚书吗?”

王象蒙虎躯巨震,猛然抬头问道:“此话当真?”

于侍郎:“.”

就如今这情况,大概也只有王司徒有可能劝住林泰来了。

又对王司徒和于侍郎说:“两位前辈先聊着,某去去就来!”

如果有人物数据面板,便可以看到,王家在于侍郎这里的声望已经降到冷淡了。

他质问说:“江湖人常道,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主客司已经被清光了,因果已经完结,你还到礼部作甚?”

而且杨天官在吏部这么多年,文选、考功两个最重要的部门却始终被清流势力牢牢把持,连身为首辅的你都安插不进去人员。

“一群废物!”向来温文尔雅的于侍郎听到这里,突然就爆了粗口,非常毁人设。

面对林泰来对六部的侵袭,你们这帮盘踞在吏部的清流势力难道不该誓死抗争吗?

真需要你们卖力气阻挡林泰来时,却只抵抗了半个时辰,不是废物又是什么?

哪怕拖延个十天半月再落败,也算是尽力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结果只坚持了区区半个时辰,压力全给到别人,你们还怎么好意思在朝廷混?

看到于侍郎似乎很不爽,林泰来趁机挑拨离间说:

“大概吏部众人都不愿意让我留在吏部,所以集体放我到礼部。”

王司徒也惊了,他可太知道难度了,全天下的中级官员除了翰林谁不想进文选司?

又下意识的问道:“杨天官能同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