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神器的辅助(1 / 2)

加入书签

这天不好聊了,周至便转换了话题,问起了小雷哥这车的来历。

结果这事儿上,主要却是关妈的功劳。

关大斌之前是和恒的副总经理,在蜀都成立大超市,除了空降的一把手,财务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外,本地的货源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仓储协调,其实就是靠他。

和恒集团和锦里集团在周至的提议下开始搞联锁超市,于是经过锻炼关大斌又被重新拎出来赋予重任。

李乐海和江武从和恒超市与红星连锁中各摘了一个字出来,成立了一个联合子公司,叫做“恒星超商联合集团”,并且进行了股权交换,将和恒超市与红星连锁打包成了一个大型超商联合体。

这个架构本身也很符合恒星体系,和恒超市这种大型超市就是恒星,红星集团的中型小型超市就是行星和卫星。

但是这个星系在超商信息系统的管控下,能够有条不紊地流畅运转,信息科技助力行业带来的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异常明显,因此这个由四叶草公司买下知识产权并加以改造升级的超商管理系统,也被周至厚颜无耻地改了名——响当当地大名——“恒星超商管理系统1.0版”。

超商二字在这里也换了性质,成了“超级商务”的简称,同样成了恒星体系,整个超级商务包括了财务,客户,商务,仓储,物流,人力资源,情报分析,统计,稽核等多个系统子模块,每个子模块既可以独立运行,又留有统一接口与其它模块进行信息共享,构建了可以完全支持现代企业运转的“信息流网络”。

因为系统现在还没有联网,运转起来颇为生涩,系统的信息处理还得采用由信息科技部的员工抱着电脑去各大小超市拷贝数据,然后集中批量处理,之后再由他们抱着电脑去各大小超市分发更新数据的模式。

但是周至坚持要求系统按照这样来设计,同时在架构模式上,摈弃了如今相当流行的纯CS模式,坚决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来构建系统,并且要求系统尽量做到去CS化。

所谓BS和CS架构,其实是两种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模式。

BS架构即Browser/Server Architecture,是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应用程序的逻辑和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而客户端只是利用浏览器,通过网络请求数据和交互操作。

而CS架构,即t/Server Architecture,则是基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应用程序的逻辑和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而客户端是利用终端设备,运行一部分程序代码来处理数据和交互操作。

其实两种架构各有好坏,具体孰优孰劣,主要还是得看运用环境。

BS模式的好处不言而喻,所有程序和数据都集中在S端,可以做到统一维护统一管理,数据同步性单一性优越,客户端无需升级或者购买专用的设备,只需要一台带有浏览器的电脑就能够处理事务了。

坏处则是对网路和服务器的速度要求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浏览器从服务器实时获得同时还要实时反馈,信息交流数据量巨大,往往会造成网络和系统的堵塞,甚至是系统全面瘫痪。

而CS模式的好处就是反过来的,因为部分业务在本地处理,只有需要互相交流的信息才会上传S端,或者从S端下载,自身还可以承担相当大一部分局部运算工作,对网络和中央服务器的要求小许多。

可问题就是每个C端需要安装一套C端服务程序,每个C端所需要的计算机性能,也比BS模式的下的终端机性能高得多。

而最大的问题不在成本上,而在与系统的统一性,数据的唯一性,以及管理的复杂程度上。

一旦系统需要升级,那就是所有的C端都要进行同步的升级,工作量巨大。

此外数据、程序、服务器都是分布式的,很容易造成C端和S端系统的版本不一致,两地数据存在差异等问题,系统小,数据简单还好办,要是系统和数据量都非常庞大的话,很容易给信息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甚至造成系统和数据因为时间节点上的程序版本差异和数据差异带来的不可备份性和不可恢复性,这就相当的致命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BS模式下,数据备份很简单,因为数据只在S端,只需要选一个时间阶段,将当前数据备份下来,就完成了防范风险的工作。

可是换成CS模式,数据备份就麻烦了,需要给S端和C端全都配备一套备份机制,并且要统一设定备份时间点,这样备份下来的系统才能够让全系统恢复到那个时间点上。

然而系统备份设备也要考虑成本,因此一般只会在S端进行,又由于CS系统的天生局限,S端在备份的时候,C端还在继续运转,那这部分新数据将永远无法进入到S端的备份数据中。

S端和各个C端,永远存在数据差异,且这部分差异永远没法备份。

那么在做数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