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二章:会包装的重要性(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百六十二章:会包装的重要性 “两位师父,是这样的……” 不久后,钱文来道堂内。 九爷带着一名小弟站在两位师傅前,指着棺材内的尸体,低声说道:“这是我兄弟,晚上睡觉的时候被人乱刀斩死了。 他家乡有個风俗,无论是死在哪里,都要运尸回去,入土为安。 我也不知这尸体该怎么运,更不知有何忌讳,便想请两位师傅来帮我做这件事情,你们放心,报酬方面绝对令你们满意!” 钱文来道:“他老家在什么地方?” “腾腾镇,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九爷道。 “当然听说过,几年前闹僵尸的那個地方嘛。”钱文来瞥了吴兴一眼,随即望向九爷:“不过这活儿用不了两個人,我自己来即可。” “确实用不了两個人,这位大哥,二哥就交给我吧,我保证将他安安稳稳的送回老家。”吴兴跟着说道。 “这……” 九爷目光在两人身上流转着,一时犹豫不决。 “你们一点本领不露,光靠空口白牙的去说,叫人家怎么选择?” 这时,秦尧掀开帘子走进店铺,冲着两名道人说道。 钱文来,吴兴,九爷三人尽皆目光微亮,心头一喜。 不同的是,俩道士想的是在秦尧面前表现自己,而九爷则想的是令秦尧记住自己。 “九纹龙拜见秦爷。” 九爷上前一步,啪的一声抱拳一礼,深深一躬。 “九纹龙?”秦尧愣了一下,失笑道:“这名字起的霸气啊。” 九纹龙赔笑道:“原是江湖匪号来着,但叫着叫着,就成了名字。倘若在江湖绿林中提起我的本名,恐怕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秦尧微微颔首,道:“钱道长,吴道长,请开始你们的表演吧。” 吴兴深知自己输了一步,现在便不愿再输了先机,是以疾步来到棺材前,对着死者检查一番,询问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位兄弟应该是阴年阴月阴日生人吧?” 九纹龙:“没错,正是全阴之身。” 钱文来掐指一算,道:“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是前天晚上子时末被人斩死在家中的。” “这都能算出来?”九纹龙惊愕道。 见钱文来在不知不觉间就压了自己一头,吴兴眉毛一皱,低眸看了眼尸体:“谁放的尸身?” “我一個兄弟放的,怎么了?”九纹龙问道。 吴兴抽出尸体下面的枕头,晃动了一下:“死人不能枕高枕头啊,否则他两眼平望,很容易望出棺材,望到哪个,哪个就得倒霉。” “不错,刚好我这里有金线丝绵枕,可以给二哥用上。” 钱文来从阿发手里接过一個矮矮的枕头,小心翼翼地放在尸体脑袋下面。 吴兴:“……” 给死人用这么好的枕头,疯了吧? 只可惜,这话他也只能腹诽,不能讲出口。 眼珠微微一转,他绕着尸体转了一圈,最终来到尸体的最前端,捏开尸体的嘴巴,塞进去一枚铜钱,开口道:“死人要含铜钱封口的,要不然的话,他到了阴曹地府,胡乱说话,对活人有很大影响。” 钱文来摇摇头,道:“师弟,不是我说你,你对自己苛刻也就罢了,对客户怎么还这么苛刻?” 说着,他向阿发招了招手,从对方手里接过一枚镶嵌着玉石的金钱,向秦尧以及九纹龙展示了一下:“这种呢,是唐太宗贞观之宝,死人收了这钱,阴魂下入地府,只会说好话,不会说坏话。” “好。”九纹龙大声说道。 吴兴一口白牙都快要被咬碎了,可当着秦先生的面,却说不出脏话来。 “吴道长啊,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九纹龙又道。 吴兴抿了抿嘴,道:“我老老实实说,大哥,你这兄弟生辰极阴,倘若不尽快火化的话,很容易尸变啊,一旦尸变,如果所托非人,那么必然会造成极其恐怖的后果。” 钱文来:“危言耸听!只好看护得当,尸体就算辗转千里也不会尸变。会尸变只能说明那赶尸人水平不行,害人害己。” “你!”吴兴大怒,伸手戟指钱文来鼻子。 如果不是秦先生就在这里看着,他恐怕都能骂出声来。 九纹龙目光扫视了一下两人,说道:“我决定了,这活就交给钱师傅来做。” 吴兴:“……” 他在乎的是这活吗? 他在乎的是从秦先生面前丢了面子啊! “阿发,盖上棺材,钉七七四十九颗铜钉。九先生,请您将二哥的老家地址给我吧。”钱文来笑吟吟地说道。 九纹龙当即从怀里掏出一個鼓鼓囊囊的钱包,递送至钱文来面前:“地址和酬金都在这里面了,钱师傅,劳您费心。” “不客气。” 钱文来收下酬金,甚至还挑衅地看了吴兴一眼。 吴兴:“……” “多谢秦爷。”九纹龙双手合十,面朝秦尧深深一躬。 秦尧摆了摆手,道:“不必谢我,我也没做什么。” “那你们先忙,我就先告辞了。”九纹龙很会做人,轻声说道。 秦尧挥挥手,笑道:“去罢,去罢……” 目送着九纹龙离来后,秦尧目光扫过钱吴二人:“两位道长,我也该走了,记住哈,以和为贵。” “是,秦先生。”二人同声说道。 秦尧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吟片刻,掏出空间袋,自其中取出一枚黑色海螺,递送至钱文来面前:“你这趟出行,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对着这海螺喊三声我的名字,届时麻烦自解。” 钱文来目光一亮,连忙伸手接过海螺,躬身道:“多谢秦先生。” 秦尧摆了摆手,笑道:“不必客气,算是给你的一個护身符吧。好了,话不多说,日后再见……” 钱吴二人同时躬身道:“秦先生慢走……” 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