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六章:谁都不傻 二合一(1 / 3)

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 警署治安科。 科长办公室。 杨堃坐在一看就很名贵的黑色沙发上,手持红泥小炉,为对面的贵客斟上茶水,笑着说道:“秦先生可是稀客啊,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秦尧叹息道:“杨科长日理万机,在下无事岂敢登三宝殿?” 杨堃敛去笑容,郑重起来:“能劳驾秦先生亲自动身的事情,必然不是小事儿。您请讲,治安科一定尽力配合!” 秦尧听懂了他话语中的机锋,微笑道:“杨科长放心,我从来不会为难朋友。 是这样,前两天我的人去青楼寻欢作乐,无意间发现那青楼内藏着一批被拐来的少女…… 按说这事儿与我无关,我不该插手,但这两日来辗转反侧,良心始终难安。 后来我琢磨半天,竟是从其中看到了一笔横财,不知杨科长感不感兴趣?” 听他说的天花乱坠,杨堃脸上却没露出多少欣喜,平静说道:“秦先生可知,府城内的所有大型青楼背后都有背景? 一秒记住http://m.26ks.org 他们都不用联合起来,但凡是有几个幕后东主去找署长喝喝茶,聊聊天,什么事情就都不是事情了。搞不好,我这个科长还要去各个青楼里面赔礼道歉。” “你们署长是怕他们,还是与他们沆瀣一气?”秦尧问道。 杨堃:“……” 这话能直接说的吗? “署长也是为难,不敢树敌太多。” “怕这怕哪,畏首畏尾,还做什么署长?”秦尧摇摇头,笑道:“杨科长,你有没有想过,取而代之!” 杨堃心脏瞬间漏了半拍,脸上却不动声色:“权利是自上往下的,府城班子那边,我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贸然行动,就算是得到整个治安科支持,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秦尧摇了摇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权利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了这一点。 五代时期,后唐之主李存勖,贪图享乐,宠信宦官、伶人,却唯独不给士兵们好处,守家卫国的士兵们甚至面临饿死的绝境,最终,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下。 而他的弟弟李嗣源到达王都后,被将士们推选为皇帝,收缴一切财富,重赏三军。 如果这段历史不够著名的话,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够不够著名?够不够份量?” 杨堃心神一颤:“这是造反啊……” 秦尧失笑道:“杨科长,在常规的晋升体制下,您还有可能更进一步吗?” 杨堃吸了一口气,说道:“秦先生,我想听一听您的计划。” “杨科长听说过人设吗?”秦尧询问说。 杨堃摇头。 “所谓人设,简单点说就是人物设定,也可以说是角色设定,是一个角色异于常人的显著特点。 比如说魏征,他的人设就是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保持住这人设,他才能维持住自己的地位。 如果他突然换了人设,对皇帝言听计从,皇帝反而会看轻他了。 杨科长,不管你以前是和光同尘也好,是随波逐流也罢,想要坐上署长的位子,你必须打造出一个不畏强权,以民为先,真正为民做主的人设。” 杨堃:“道理我都懂,可我现在更想听一听实操。” 秦尧微微一笑:“青楼拐卖案,你只管去查办,无论你们署长怎么向你施压,只要他没罢免你的职务,你就放手办下去,该怎么处理的就怎么处理。 如果他罢免了你的职务,这样更好,我就能为你积累民心民意,对警务署长的位子发起冲锋。” 杨堃沉默许久,幽幽问道:“值得吗?” “杨科长觉得署长的位子,值得吗?” 杨堃目光一凝,重重颔首:“值得!” …… 秦尧留下一份王世明给的资料,转身走出科长室,路过警署大堂的值班台时,甚至还给了坐在值班台上的小女警一个温和笑容。 杨堃手中握着资料书,第一时间召开治安科全体大会,雷厉风行的布置下打击诱拐良家女子的行动计划。 一名名治安科成员如恶虎出闸,拿着治安科科长签署的搜捕令,启动闪电战,打了全城青楼一个措手不及,一场突击行动,拯救了近千名被关押在各大青楼中的少女,震惊全城。 当日,下午。 出场过一次的肥佬署长将找到自己的关系全部请到家中,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吞云吐雾…… 抽完一整根长长的雪茄后,肥佬署长望着面前的十三名代表,叹息道:“杨堃那个王八蛋,给我捅了一个大篓子啊!” “金署长,您和杨科长之间没有亲属关系罢?”竖着背头,穿着西装,人模狗样的代表坐在沙发上,将手中的香烟按灭在烟灰缸里。 “当然没有,我金大元可不是任人唯亲的蠢货。”肥佬署长断然说道。 “既然不是亲戚关系,那么您就没有为他擦屁股的义务。”另一名代表说:“他踩过线了,必须严惩。” 肥佬署长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怎么严惩?” “这种害群之马,绝不能留在警队里。” “必须杀鸡儆猴,给他一点代价。” “他不是与百货公司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吗?可以从这方面下手,定他一个贪污受贿,决不会冤枉了他。” “革职查办,押入监牢。” “送入监牢太便宜他了,革职查办就好,只要脱了他身上的这层皮,我们有的是办法惩戒他。” …… 众代表站在自己利益受损的角度上发声,尽皆义愤填膺,咬牙切齿,那一张张狰狞的脸庞在烟雾缭绕中宛如厉鬼,似是要生啖人肉。 肥佬署长舒舒服服的靠在椅子上,冷眼旁观,任由这些代表们提出各自述求,却不置可否。 一众代表说的口干舌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