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6章 失信、气氛凝重的临安(1 / 2)

加入书签

黑龙寨、聚义厅。 “参见大当家。” 两道身影恭敬地行礼道。 一身穿道袍,气质阴寒。 一身材高大、魁梧壮健。 “不必多礼。”李道强高坐上首,面带微笑、澹声道:“不知汝阳王请你们二人前来,有何用意?” “回禀大当家,在下二人前来,正是为汝阳王府送邵敏郡主的嫁妆,请大当家查看。”道人双手奉上一份礼单。 李道强抬手摄来,打开一看。 嘴角的笑容更浓郁了几分。 嫁妆很丰厚,更显诚意,全是金银。 不多不少,正好一亿两。 汝阳王这个老丈人会做人啊。 “好。”李道强放下礼单,朗声笑道:“回去告诉汝阳王,嫁妆我已经收到,婚期就定在两个月之后,准时进行。” “是,邵敏郡主一定如期达到黑龙寨。”道人暗自松了口气,立马回道。 “嗯。”李道强满意地点了下头。 随后两人提出了告辞,李道强也没有挽留。 待两人走后,李道强又看了眼手中的礼单,笑了。 赵敏,这可怪不得我了。 是你父兄出手、送给我你的嫁妆,跟我半点关系都没有。 交易,是你失信了。 赵敏的事情,对此时的李道强来说,终究只是一个插曲。 第六天时,他从黑龙寨出发,随行者只有尹仲和黄雪梅。 三人出了黑龙寨,很快就消失在不知多少人眼中,这些人脸色皆变,一道道消息在翎鹰下飞往四面八方。 无声的惊雷、无形的惊涛骇浪铺天盖地涌起,彷佛要吞噬一切。 天色、好像变了。 临安。 这座如今天下万众瞩目的城池,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到来,但同时、每天也有大量的人在各方势力组织下,大规模的出城。 武者和普通人的比列,在不断的调整。 直到李道强口中的第七天,比例达到了一比一左右。 后天遍地走、先天到处有、宗师也不少有。 如果不是需要有大量的普通人维持城池运转,这个比例还会大幅度变化。 随着习武之人增多,各种打架斗殴、厮杀寻仇的事情越来越多,即便很多人有意压制,效果也并不佳。 还好的是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李道强前来临安之事上,这才少了很多纷争。 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九天时间之说,所有人都知道了李道强什么时候会来到临安。 随着时间一天天逼近,临安城内,躁动热闹的气氛、如烈火在焚烧。 再桀骜不驯的江湖中人,也感受到了那种说不出的压抑,逐渐的老实下来,那热闹至极的议论声也在消减,都在等着。 相国寺。 “师父,明天就是李大当家到来之期,我们····?”一件禅房中,仍做男装打扮的师妃暄面露犹豫迟疑的问道。 她身前,是一位身穿素色长袍的女子,澹定沉稳,极有一代宗师的风范。 更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美,即便她站在这里、别人亲眼看去,恐怕都会怀疑真有这般人物。 即便是师妃暄,此时比之其、都少了几分岁月的沉淀。 她正是宋国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慧。 闻言,她没有立即回答,沉默片刻,方才不慌不忙道:“妃暄、这个选择其实并不在我们。” 师妃暄凝眉。 “为师已与诸位大师商议过,究竟如何,终究还是要看李道强如何做? 如今这临安城中,不止我们佛门,道、魔、以及能够影响宋国的各方势力都到了。 他们都在面临选择,也都在等。 等着李道强如何做。”梵清慧语气中多了几分凝重。 “是,弟子明白了。”师妃暄沉吟一下、微微一礼。 “天变将至、多事之秋,苦的终究是天下百姓,我佛门也只能尽力而为。”梵清慧轻叹一声、颇为沉重。 师妃暄脸色也变得沉重,重重点了下头。 贾府。 “明天就是第九日了,这种事他既然亲口所说,就一定不会食言。 各家都仍没有话吗?”一间书房,贾敬沉声道。 他身前,温文儒雅的贾似道澹笑一声,不在意道:“事情没有落定前,谁又会轻易开口? 不过,示好的东西都送去了。” 贾敬点了下头,沉吟道:“李道强究竟如何想的?到了此时、仍没有与我们联系。 难道他真的要凭一己之力打败赵家,然后再来招降各家?” “无上大宗师!” 贾似道开口,语气沉重、感叹以及丝丝的向往,意味深长道:“谁又知道究竟达到了何等层次? 也许,他就有那种实力呢?” 贾敬沉默了,数息后,凝声道:“这次赵家定然竭尽全力,这么多年的积累,加上天变机遇,不会是那么轻易被打败的。 这大半年来的两次异常波动,也许就是·····” “不用急,我们看着就是。”贾似道望向了皇宫方向,双眼眯了起来、幽幽道。 贾敬点了下头,不再多说。 夜幕降临。 华丽堂皇的临安皇宫中,灯火通明,往昔处处透着富贵的宫殿,此时多了杀伐之气。 守卫比之以往增加了数倍,到处都是甲士来往。 最核心处,气氛极为凝重。 这里人数不多,除了皇帝赵佶外,只有三道身影,皆着王袍。 其中两位气势威严,一中年、一老年。 最后一位面无白须,浑身带着一股刚阳之气。 “六爷爷、八皇叔、这是最后一日了,都说说吧。”赵佶往日俊朗的面容带着几分疲惫道。 “目前来说,情况还算稳定,贾家没有多余动作,其他几家也都是如此,顶多也就是给黑龙寨的人送去了一些东西。 我已经与他们沟通,到时、他们应该都是两不相帮。”那位老者率先开口道。 “哼,这些逆臣····”虽然早就知道,赵佶还是忍不住拍了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