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6章 快递也能传递消息(1 / 3)

加入书签

一转眼,时间已经来到了年三十。

专案组在这四五天时间内一无所获,查无所查,查完了长明所有学心理学的人,又查所有涉文写手,随着许正越了解,越有点佩服这小子,从年龄上算,这人才22岁,大专院校刚毕业一年,目前存款高达四十万。

他没车没房,租在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内,对家人和朋友的说法,他在送外卖,挣的钱勉强够吃够花,实则他在大二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写网文。

曾经有一本书,他写了三百多万字,用时一年半,18个月,平均每月稿费高达三万以上。

只是这本书完结之后,他陆续写的几本书成绩都不太好,但这个不好也是相对的,每个月也有上万元的收入。

在出租房里,可以看到他生活的不规律,但是生活质量还是不错的,电脑和手机都是高档货,吃饭则是在附近某饭店定点包餐,一顿三十块标准。

抽烟那更不用说了,650一条。

随着打开他的电脑,发现他每天码字时间平均时长不超过两个小时,也就是说,他每天工作不到两个小时写完更新的网文。

其余时间他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看电影看直播看美女看涩情

这种单身生活,在社会上绝对是很大一部人羡慕的对象。

包括许正,如果没有系统,他也许被调入了刑警队,但只说工资的话,他十年也存不了四十万,更别说还要抽这么好的烟。

就连彭越都有当场写网文的冲动,太挣钱了,关键是每天只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

只是许正在这里查了一天,询问了死者的亲人和朋友,甚至还用了死者的QQ号联系了他的编辑和作者群里的好友,但都没有一点儿有用的线索。

一直到临走,许正三人在这里也是一无所获。

不过,为了更了解这位作者,许正拿走了他的随手笔记,上面记录了一些他书中人物的大概信息,还有是他看到某些搞笑或者有意义的一段话。

挺厚的一个笔记本,作者写书已经有三年,基本上这个笔记本用了一大半。

除了手写笔记本,作者还在作家助手和手机记录了一些东西。

忙活了一天,许正他们到了傍晚才全部查了一遍,又错过了最后一班高铁,没办法,他们三人只得又在火车站附近住了一晚。

第二天凌晨五点坐上高铁又赶到了徽省,去了另外一个自杀者家里,这个死者是做网络配音的工作,女性,年龄26岁。

除了配音,她还是兔牙直播平台二次元频道的主播,就是那种直播声音专门哄人睡觉的女主播。

许正在她这里查了一上午,也没找到有用的线索。

这个女主播也有几个手写笔记本,记录的都是她学习配音的方法和自我感受,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悲伤的爱情,以及她平时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

可能女人心思细腻又有点文青,她干配音和直播这么多年,竟然记录了四五本笔记。

许正同样把这些笔记都拿走了,准备回去路上的时候翻一翻。

三人赶到长明市局的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万海洪也刚醒来,同时其他去外地调查死者情况的小组,也都赶了回来。

会议室,专案组众人又坐在了一起,现在距离除夕夜凌晨十二点只有9个小时。

但案子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万海洪再是沉稳,此时嘴角也因为上火生出了血泡,可见其压力有多大,“说说吧,你们这次去死者家里调查,有什么发现没有?”

一大队的霍伟安和二大队的郎少白都是摇了摇头,许正也是如此。

回来路上,众人早已经互通了消息,如果真有有用的线索,那会议室肯定不会是死气沉沉的样子。

&t;divtentadv>众人都有点泄气,却把目光锁在了许正身上,包括万海洪也是如此,因为这个案子是也是他这么多年见到零线索的案子。

或许这个案子还有线索,只是警方需要时间,但现在,恰恰缺的就是时间。

许正也头疼,“你们别看我,看我也没用,现在的线索太少了,你们与其指望我,还不如指望技侦的伙计们,看看他们能不能查到死者与幕后之人的联系方式。”

李弯弯这次跟着许正出去,路上空闲时间,听他讲了许多办案的经验,此时她可能是整个会议室唯一热情高涨,有着满满不服输的心态。

“师兄,你不是从死者家里拿了许多笔记本回来,你说多研究研究这些死者生前记录的笔记,还说从死者笔迹上下功夫。

有些时间的笔迹潦草,说明作者心情不好,有些时间的笔迹端正,说明作者心情愉悦。

可我看,这两个死者生前最新写字的笔迹,都是那种不急不缓写字工整的样子,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自杀的念头。”

许正拿出从死者家里带回来的笔记本,同时霍伟安拿出来的是个账本,郎少白则是摊摊手,“我去查的那个死者,也有个笔记本记录他日常工作。

但是他随身携带,前天遗体打捞上来之后,笔记本已经浸泡进水,大部分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