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一十九章:新房,兄弟再见(1 / 3)

加入书签

这栋洋房虽然只有两层,但面积并不小,除了房子面积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周围都是围墙圈起来的。 这一片的洋房在以前也是富贵人家居住,后来被国家征收,分给了其他人居住,只不过前些年政策有所改变,不少当时离开的户主又重新回来,拿回了房子。 周辰这套房子是他去年让人买的,当时买的价格,在吉春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价格, 也正是因为钱到位了,所以后续的事情解决起来非常快,不会留下半点麻烦。 这一片的洋房虽然不如省大院,但也是吉春市最好的区域,交通便利,靠近商场,买卖方便…… “二楼这个最大的房间给舅舅舅妈,旁边这个朝阳的让姥姥姥爷住,他们年纪大了,腰腿不好,不能睡背阴的房间。” “这边还有一个房间,睿睿,聪聪,你们两个就住这个房间。” “至于我嘛,就吃点亏,住楼下的卧室。” 冯玥进了小洋房看了一圈之后,意气风发的开始分配房间。 这套小洋房一共有五个房间,上面三个,下面两个,下面的其中一个被做成了书房,所以就等于是四个卧室。 周聪一听冯玥的分配,顿时就不满意了。 “凭什么啊,姐,我跟哥哥住一起,凭什么住最小的房间,我觉得我跟哥住楼下的房间,你去住楼上才对。” 楼上的第三个卧室,跟楼下的卧室根本没法比,差不多也就一半,两个人住,周聪当然不乐意了。 冯玥顿时气呼呼的叉着腰:“凭什么?就凭我是你姐,还有,我是女孩子,你是男孩子,要怜香惜玉,懂吗?我们女孩子需要晒太阳,楼上的那个房间背阴,我肯定不能住。” “我们男孩子也要晒太阳。” “聪聪,我看你是欠收拾了……” 三个孩子顿时在房间里嬉闹起来。 郑娟和李素华则是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然后开始收拾起房间。 “秉义,你的电话。” 郝家别墅里,保姆听到电话铃声响起,接通之后立马冲着楼上喊道。 “来了。” 周秉义从楼上走了下来,郝冬梅紧跟在他后面下来。 周秉义接了电话,没一会就挂掉了,随后表情就变得很复杂。 郝冬梅从厨房走过来,看到丈夫在发呆,疑惑的推了推他。 “秉义,你怎么了,魂不守舍的,谁给你打的电话?” 周秉义回过神,说道:“我妈。” 郝冬梅惊讶的问:“你妈他们回来了?” “嗯,不但回来了,还搬到了新家,让我们晚上过去认认门。” “搬了新家?” 郝冬梅一脸惊愕:“好好的为什么要搬新家?” 周秉义苦笑道:“听我妈的说,这是秉昆的意思,他说几个孩子大了,之前的那套房子已经不够住了,所以买了一套小洋楼,而且就距离我们这里一条街,很近。” “买了洋楼,这得多少钱啊?” 郝冬梅很是震动,吉春的房价虽然不高,但小洋楼跟普通的房子不一样。 要知道他们现在住的虽然是省大院的大别墅,但这并不是他们家的房子,而是国家补贴,提供给她父母住的。 一旦她父母都不在了,这套房子就会收回去,到时候他们也就住不到这么好的房子了。 现在听到周辰居然买了不比这里差多少的小洋楼,她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周秉义:“难道你忘了,老姚已经来过消息,说周辰就是辰星集团的幕后老板,辰星集团的资产过十亿,在吉春买一套小洋楼,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郝冬梅:“这可真是……”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只能问道:“那我们晚上过去吗?” 周秉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坐在沙发上陷入沉思。 “冬梅,你想去吗?” 郝冬梅想了想,道:“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其实我已经无所谓了,而且说实话,我也确实挺想看看睿睿他们,我就是怕你弟弟再跟你闹矛盾。” 多大的仇怨都已经过去了八年,更何况郝高官都已经去世了好几年,怨气早就不剩多少了。 只不过这几年的疏远,让郝冬梅还是不太愿意接触周辰,但是对周家的几个孩子倒是没什么意见。 周秉义做出了决定:“去,我妈都打电话了,不去不好,今年我爸也要退休回来,一家人肯定要聚聚,我们还是别缺席了。” 他想到自己跟周辰见面的场面肯定很尴尬,但有时候不是说不见就可以不见的,毕竟是一家人,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好吧,那我们跟我妈说一声,晚上不在家吃了。” 周辰在回到了吉春后,并没有待在家里,而是带着自己的助理,跟约好的市领导吃饭。 这一次跟周辰接洽的事市里的副职高官,级别可以说是很高了,主要就是因为辰星集团的名号够响亮。 这位市高官在跟周辰见面之前,就已经调查清楚了周辰的来历,得知周辰就是吉春本地人后,顿时有了很大的好感。 不过他也调查出了周辰跟周秉义的关系,但他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而是准备跟周辰谈过之后再做决定。 “周先生,您好。”“陈领导,您好。” 这位陈领导四十来岁,他看到周辰之后,非常的热情。 其实这位陈领导并不清楚周辰在辰星集团到底有多高的地位,因为辰星集团是在香江注册的,法人也是香江人。 可周辰的户籍在燕京,所以他并不清楚周辰说是辰星集团的董事长,但到底有多大权利,他还真的不清楚。 但即便不知道周辰到底有多大权利,就凭周辰跟周秉义和郝家的关系,他也觉得有必要热情一点。 第一次见面,双方都是抱着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