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一十章:周秉义的算计,拜年(1 / 3)

加入书签

周秉义倒是没有在意周辰的态度,或者说是已经习惯了。 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弟弟就是小心眼,你要对他好,他笑脸相迎,你要是对他不好,他也绝对不给好脸色。 就这性格,幸好没走仕途,不然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呢。 “那你得上上心啊,那可是咱爸的命根子,一辈子的心血啊。” 周辰扫了他一眼,他不知道周秉义到底是啥打算,但可以肯定,绝不像他说的那样简单。 “我知道了,不用你提醒。” 见周辰真的上心了,周秉义这才松了口气,他就怕周辰不听,他又是好脸面的人,不可能去跟肖国庆一家要房,周志刚同样也不可能做这事,所以这事情只能由周辰自己去做。 他想要把房子要回来,确实是为了父母着想,他觉得自己要给父母养老,可他自己都是住在郝家的别墅里,自己根本没房。 钱,他也没有多少,也就是靠着大学的补助和存款才能勉强度日,现在郝冬梅上班了,很多时候都是郝冬梅给他钱用。 没钱,没房,怎么给父母养老? 至于为什么不让父母住周辰现在的房子,那更简单了,他作为长子,给父母养老,结果住的却是弟弟的房子,这算什么事? 甚至他还有更深层次的打算。 他现在住的是省大院郝家别墅,可这房子并不属于郝家,只要郝家两口子不在了,房子就会被收回去。 而且他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总不能一直寄人篱下吧,总得有自己的地方住。 想来想去,最靠谱的就是光字片的老房子。 若是父母能回光字片住,回到吉春的他,平时也可以过来跟父母一起住,不至于天天住在郝家。 就算父母不回光字片住,万一他跟郝家两口子,或者说是跟妻子郝冬梅发生了小争执,他也能有地方避避。 所以无论如何,这套房子还是要拿回来,不是他想要占有,只是想要暂时利用起来而已。 周秉义如是的安慰着自己。 至于周辰的房子,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哪怕他没有跟周辰闹矛盾,也没想过要去住周辰的房子,当大哥的去住弟弟的房子? 这点骨气他还是有的。 “还有……” “你还有事?” 一听周秉义还有话要说,周辰顿时就不高兴了,他很不喜欢周秉义的语气。 搞清楚咱们现在是什么情况没,总是用这种吩咐的语气跟我说话,谁给你的勇气? 周秉义也没在乎周辰的态度不好,继续说道:“我今天出来的时候,遇到了马叔,他听说你回来了,让我嘱咐你,有空的话带孩子去看看他们。” “行,我知道了。” 两人说完后,就回到了包间。 包间里,周蓉和父母聊的很开心,郑娟则是给三个孩子弄吃的,唯独郝冬梅孤单单的一个人坐在旁边,就像是个局外人。 郝冬梅看到周秉义回来,顿时松了口气,有周秉义在身边,她就不担心了。 她已经嫁给周秉义十年了,以前跟周家人在一起吃饭,那都是非常开心,公公婆婆都对她很热情。 可这一次,她发现公公婆婆虽然对她很客气,但跟以往的热情有了很大的区别,就连小姑子也对她不冷不热,三个孩子也同样如此。 也就只有郑娟一人对她还跟以前一样,可她却感觉别扭,因为一看到郑娟,她就会想起周辰,想起周辰对她父母的伤害。 饭局要结束的时候,喝的满脸通红的周志刚站了起来。 “咱们家虽然已经搬出光字片好多年,但光字片依旧是咱们家的根,所以我决定这一次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一起到光字片,给邻里邻居拜年祝福。” 周蓉第一个响应:“爸,我听你的,说起来,我也好久没去过光字片,还挺想念那里的。” 这话半真半假,想的确是想,但也没有那么想,更多的是想要附和父亲的提议。 周辰紧跟着说:“我也没意见。” 他知道周志刚为什么想去光字片拜年,为了显摆呗,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不是谁都能保持低调不出风头,周志刚这么要面子的人,三个子女都有出息,他当然想要回乡显摆显摆。 其实他上一次过年回家的时候,就想要过去,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成,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回一趟光字片,带着全家一起回去拜年。 周辰和周蓉的答应,周志刚没觉得怎么样,只是目光盯着大儿子周秉义。 周秉义倒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郝冬梅,然后才回答道:“爸,我也没问题,我跟冬梅明天一大早就去光字片,跟你们一起跟邻居叔婶们拜年。” 周志刚顿时高兴的哈哈大笑:“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早上,唔,八点之前,秉义,你们是去我们那跟我们一起过去,还是?” 周秉义立刻抢着回答:“我跟冬梅还是直接去光字片吧,这也也省的多走路。” 周志刚有些失望,他还想着大儿子两口子陪他一起吃早饭呢,不过转念一想,大儿子连年夜饭都不愿意在小儿子家里吃,初一的早饭又怎么可能会打印过去。 于是他无奈的说道:“好,那我们明天一早就在光字片等你们,穿的精神点啊。” “知道了,爸。” 周秉义和郝冬梅吃完饭后,跟父母妹妹打了个招呼,就分开了。 周志刚看着大儿子和大儿媳离开的方向,重重的叹了口气,心里很不是滋味。 明明他才是父亲,现在弄的他好像是老丈人似的,儿子整天在老丈人家住,他好不容易回来过一次年,却连儿子的面都见不到几次,这让他感到很憋屈。 这一刻,他是真的有些后悔,后悔让大儿子找了这样家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