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给你看个有趣的东西(1 / 2)

加入书签

迷迷糊糊中,王耀的意识慢慢的恢复了过来,艰难睁开双眼的时候,印入眼帘的,是一双满是焦急担忧之色的漂亮眼睛。 王耀定了定神,让模糊的视野聚焦,这才发现那是卯卯的脸。 “我昏睡了多久?”王耀捂着仿佛被一把巨锤砸过的刺痛的胸口,艰难的从地上坐了起来。 “你昏过去半个时辰了。”卯卯赶紧扶住王耀,黑色的眼睛水雾朦胧:“太好了,你没事,赵大哥说的没错,你肯定没事的......” “你别担心,我不会那么容易死掉的。”王耀勉强对着卯卯笑了笑,以示安慰,同时暗暗握紧了拳头。 他没有想到,黄忠下手居然毫不留情,直接就送了他一个技能,刚才那贴在他胸口上的圆形黑色物体,应该是黄忠的2技能‘警戒地雷’。 想到这里,王耀低下头,此时,胸口的正中央,小兵铠甲赫然被炸开了一个碗口大的洞口,强大的力量,使得龟裂的痕迹朝着四周辐射开去,露出里面的暴烈T恤。 黄忠的地雷,不仅有强大的物理伤害,更有可怕的破甲效果,虽然王耀目前有暴烈之甲跟影忍之足两件防装,共计330点物理防御在身,但这样猝不及防的硬挨一记英雄的技能,虽说并不足以致命,可也绝对够呛! 还是太弱了,英雄的基础属性永远不是一个小兵能够比拟的。 王耀不止一次这样感慨着。 他的内心很清楚,照这样的伤害比例换算下去,即便日后拥有了六神装,虽然在攻击力上足以对英雄们造成伤害,但在防御、生命值、伤害等其他属性上,王耀还是差了一大截。 打个比方,如果黄忠的平均基础属性值是100的话,那么身为小兵的王耀的基础属性值则是1,虽说王耀有装备可以弥补这其中的基础差距,但相对的,英雄们同样可以通过升级来提升自身的基础属性值。 无法升级的王耀跟英雄们之间永远有一段无法跨越的鸿沟。 也就是说,拥有六神装的王耀,在基础属性值上,顶多就跟一位1级的英雄相同而已,如果想要超越15级的英雄,很可能需要10神装,甚至是20神装......更遑论英雄们还有技能? “您怎么可能活得下来?那可是英雄的技能,您居然能抗住?这太不可思议了!” 正在这个时候,身边一道声音打断了王耀悲观的沉思。 王耀抬起头,却看到费祎正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身边并不只有卯卯一个人。 赵云,石良,小野,费祎四人也围绕在他的身边,除此之外,更远处还有48个小兵单膝跪在地上等候着,他们是特攻小队的士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围的这些小兵才是王耀的真正心腹,绝对的忠心耿耿。 “这没什么奇怪的,我们的千夫长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可是峡谷第一小兵,哪怕是英雄也不可能一下子要了他的命的。”石良跟小野笑道,作为最熟悉王耀的队友,他们两个人或多或少已经知道王耀的强大,所以对此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甚至出于尊重与信任,石良小野一直都没有直面细问王耀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大的原因。 真正的朋友,是不会逼问你心中的秘密的,王耀很感谢他能有这样几位队友。 之后,在石良的口述中,王耀大概知道了自己在被黄忠放倒后,除了特攻小队,第七主力部队跟魏延带领的第十三主力部队,都被黄忠带出塔外迎战吴国了。 说到底,即便身为千夫长,但在军团里,身为英雄的黄忠的号召力,依然是王耀无法比拟的,所以王耀也没有怨恨第七主力部队里的其他小兵的心理,毕竟这是人之常情的表现。 王耀只要眼前的这些小兵就足够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赵云跪在王耀的身边问道。 王耀略微沉思了一下:“跟上去吧。” 虽然对黄忠这个臭老头的第一印象差到极致,但王耀最终还是决定跟上兵线去作战。 一者是特攻小队擅离主力部队,留在他的身边,如果现在不跟上兵线,事后很可能会被追究责任。 二者是不论个人如何反感黄忠,终归到底,黄忠跟露娜的关系毕竟摆在那里,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坐视不管。 尔后,众人逐一出了防御塔,加快脚步朝着兵线的方向追去。 “实际上,我认为你没有必要那样做。”途中,赵云忽然在身边低声说道。 王耀回头,看着目光直视前方的赵云。 “或许作为小兵,你确实很强大,甚至强到有些超乎常理,但你是不是太小看英雄们了?” 赵云淡淡道。 “虽说出塔迎敌这个决定很武断,但就我观察,那个黄忠却是个15级的英雄,他完全有武断的资本。换句话说,我对出塔迎敌这样的决定并不悲观。” “也许吧......”王耀不置可否。 “当然,你或许有自己的考虑和担忧。但我还是想要提醒你一句,下次别再做出那么危险的举动了。” 赵云微微侧脸,看着一脸若有所思的王耀,低低叹了一口气。 “我想你应该很清楚,忤逆英雄的小兵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可你为什么还要那样做?你不想让其他小兵白白牺牲,所以你就可以连自己的命都不顾了?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身边的人的感受?你昏倒后,要不是我拦住你的那几个队友,他们都差点上去跟黄忠拼命了。” “我只是为小兵们的命运感到不公而已。”王耀略微低迷的说道,旋即话锋一转,狡黠的笑道:“那你呢?当时有没有打算跟那个臭老头拼命?” 赵云一愣,沉默片刻,说出了前面王耀说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