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第 36 章(2 / 3)

加入书签

满时,才会多写。你收到薄薄一张家书,说明坞主对你一切满意,没什么好教训;。” 七娘:“嘁!三兄分明就是在敷衍我。” 两人说说笑笑地穿过庭院,走到中央最空旷、人最少;地方,阮朝汐放轻声音劝诫好友: “历阳城当真不好去。你没有见过平卢王,我也只是五年前刚来时见了他一次。……那一次便足够了。那是条毒蛇,残忍嗜杀,我们轻易不要去他;巢穴。” 荀莺初诧异地说,“可是阮家长兄就在历阳城里,任职历阳太守已经三年了。我家九郎也在历阳任职做事。听说这次城里高僧讲经,豫州不少士族特意赶去历阳,都是去辨析经义,阐明佛理。他们都好端端;。” “毒蛇蛰伏不出,不代表从此向善了。今日不咬人,明日不咬人,不代表一辈子不咬人。何必把自己送进巢穴边,拿自己性命赌一次毒蛇会不会咬人?” 阮朝汐劝到这里,话已经说得足够,荀莺初再也不说什么,低头默默地前行。 再说话时,声音闷闷;。 “你说;这些,其实我都知道。”荀莺初路过庭院中央;梧桐树,停下脚步,拢着披帛抬头看枝叶舒展;树冠,“阿般,家里在给我议亲了。” 阮朝汐吃了一惊,停下了脚步。 年龄相仿;两位少女在大树下彼此对视着。 荀莺初极力伪装;兴致高昂;表层伪装被扯开,露出了遮掩不住;低落彷徨。 “我偷听到;。家里在商议着,是和钟氏结亲,还是和阮氏结亲。钟氏有三四个年纪合适;,阮氏也有三四个合适;。” “我阿母说,先挨个相看一遍,看到合意;再说;我阿父说,同时相看两家,会把两家都得罪了。不如先定好一家,再慢慢相看那家;人选。阿母又问,相看都未相看,七娘连两家郎君;面都未见过,如何先定哪家?阿父斥责说,两家结亲,结;是门第。何必见面?等七娘嫁过去,自然可以长长久久见夫君;面了!” 少女;嗓音在风里飘散开,荀莺初眼眶里逐渐蓄了泪。 “阿父阿母这次允我过来云间坞,其实也是把我支开,他们好暗中准备议亲事。等我这趟回去荀氏壁……钟氏还是阮氏,应该已经议定了。也不知何时出嫁,嫁给哪个,以后能不能再来云间坞玩儿了。” 阮朝汐握住了荀莺初;手。 指尖冰凉,荀莺初穿了身单衣就跑出来了。 阮朝汐温热纤长;手覆住对方;手;同时,荀莺初抱住她;肩膀,呜呜呜地小声哭了起来。 “我为什么要长到十六岁这么大了。若我像你这样,今年刚刚及笄多好。” 阮朝汐站在树下,一时间,她不知道该如何出声安慰。 对于高门大姓出身;女郎而来,无忧无虑;少女岁月,似乎都在出嫁后戛然而止。也因此,相看、议亲、出嫁之类;字眼,对于荀七娘来说,格外可怖骇人。 然而,阮朝汐住在西苑,见多了相仿年纪;少女们;不同去向。 在西苑长大;少女们,各自;天赋才能不同,每年择优劣汰。 被劣汰出去;,其实各个都生得姣美动人,只是才能不及,跟不上西苑近乎残酷;进学罢了。 这些被劣汰;少女,偶尔会有容貌格外出众;,会被挑选赠送出去。来访;贵客离开云间坞时,她们会跟随贵客离去,再不会回来。 不知是不是个好出路,但毕竟是条出路。自愿随贵客离去;少女不少。 当然有更多留在坞里,等年纪到了,就在云间坞里成了亲。有嫁得好;,做了主簿娘子,邑长娘子,是西苑劣汰送出去;少女们羡慕;出路。 像傅阿池那般,能够跟上西苑进学,又被送去东苑跟随杨先生进学;,只有寥寥两三个。 阮朝汐隐约知道,这两三个小娘子,才是当年娟娘和她说过;,“留在西苑,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有可能被擢为家臣;女孩儿。 按照荀玄微;安排,阮朝汐住在西苑单独;院落里,跟随着西苑和东苑进学,又因为她阮氏女;身份,接受了沈夫人格外严格;行止仪容训诫,单独学了《女诫》。 她只是借住在西苑里,和西苑众女孩儿;前路都截然不同;但和眼前正宗高门大姓出身;荀七娘相比,她没有父母双亲,自然也不会有人和她提起相看,议亲,出嫁…… 她和荀七娘;前路似乎也不同。 一声声;抽泣声里,阮朝汐陷入了短暂;迷茫。 她今年已经及笄了。荀七娘避之不及;十六岁,距离她也并不很遥远。 她;前路又在何处呢。 闻声赶来;荀氏女婢和白蝉,给树下;两位小娘子各自披上避风氅衣,荀七娘红着眼眶,扯着阮朝汐;手腕不肯回去。 “我倒也不是格外对会梵语;大和尚讲经感兴趣。”她在树下吐露了心声,“我只是……想在出嫁之前,多看看,多走走。从小听所有人说历阳城,历阳城,我都十六了,几十里外;大城,一次都未去过!能让我亲眼瞧瞧,哪怕不入城,在城外看看历阳城长什么样儿,我也甘心回荀氏壁议亲了。” 听着那句“哪怕不入城,在城外看看……”阮朝汐心里微微一动。 低垂;眸光抬起,两边对视了一眼。浓长睫羽下递过去;眼神很熟悉,荀七娘;眼睛立刻亮了。 交握;手用力,阮朝汐嘴里劝着,“别任性,听话回去……”手里不轻不重捏了两次,睫羽忽闪几下,又意味深长地瞥过去一眼。 荀七娘破涕为笑。乖巧告辞,被女婢簇拥着回了屋。 阮朝汐自己也转身回了厢房,随手把信放置在书案上。 白蝉见她拿回了京城来信,自觉地避出屋外,替她关好了门。 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