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6.茅台和烟草(1 / 2)

加入书签

祝君说的在理。

所以宋檀也点点头:“还行。”

“毕竟是乔乔头一次带货,咱们要求也不高。4100的销量,满足了。”

祝君也笑了起来:“4100的销售额很不——等等,销售额还是销量?”

宋檀老实微笑:“4100份。”

祝君:……万事开头……难???

她干咳一声,所有鼓励的话语藏在嘴边说不出来,干脆转移话题道:“

“对了,之前说的补贴,前期有一部分已经到账了。”

“但还有一些是需要时间验证的,比如你山上的桃树要等到收获,这边才可以核定不是随便种植用来骗补贴的,到时候会有人来核实的。”

宋檀点头:“行!”

对比如今的收入,那补贴虽然不算少,可也显不出多来了。不过……

她照样还欠着村里七万块钱。

毕竟,谁让她家先盖房子了呢?

好在祝君虽然是大学生村官,但农村的情况了解的还是很透彻的。

五六月份本来就是个尴尬的时期,青黄不接,也没到收获的季节。

老实讲,宋檀家今年年初到现在自己琢磨了那么多个赚钱的渠道,已经让她欣喜了。

如今她瞧着这个捉摸不透的的同龄姑娘,看的完全就是前景——今年钱不凑手,包了20亩的山林。

可那后山是围成一个碗状,四面八方加起来200亩也不止!

今年收获好了,明年再接着包,不就很正常了吗?

地一多,家里人手不够,这片又不合适用机器,村里的就业岗位不就出来了吗?

村民生活质量好了,回头各家各户琢磨点别的,慢慢的人气起来了,回头找上头申请修路也更有底气。

交通一畅通了,慢慢的人气不就汇聚回来了吗?

这一切的一切,在祝君心里头都做了长远的规划。

这会儿面对宋檀这么个自带销售渠道的能耐村民,她满心满眼只有欢喜,哪里在乎这钱早一天还是晚一天呢?

当初合同上写了半年,这才过去两个月,不急!

转头,她又说起另一件事:

“你山上看得还算紧吧?”

宋檀点头。

铁围栏围着,金樱子种了一圈,还有两只狗。

这如果再不安全,那除非是半个村的人都来抢东西了。

祝君笑了笑:“之前你们给村里老人家送的那些菌种棒,我那天去红英奶奶家看到了,长势相当不错。”

“想来你们的银耳这会儿应该更繁茂,就怕村里有人占便宜的心动了。”

那些黑木耳菌棒,也是山上麻栗树段锯下来,然后一个打孔按下菌种的,跟山上是同一批。

当初是宋三成和宋有德做主,给来帮忙的每一位老人家送了吃的,还都送了一根棒子。

别的不说,随便立在廊下哪个地方,隔段时间给自己加个菜是没问题的。

也正是因为这份不起眼的体贴,他们老宋家在村里找人干活,向来都是一呼百应。

——农村是有别于城市的独特社会体系。

在村里,人情不够的话,哪怕钱到位,该干活时找人帮忙,也很少有人搭理。

二老宋家今年干点啥活一呼百应,足以可见他们家的为人处事了。

也正是因为这份风格,更加叫祝君笃定:他们绝不会只顾自己发达!

因此,牵扯到老宋家的事,她便也显得十分积极。

然而除了这些,宋檀还察觉出一点不对劲来——

事儿都处理了,这小支书怎么还在这里东拉西扯,好久还不挪窝?

宋檀瞅了瞅她:“祝支书,你是不是还没吃晚饭?”

祝君当即笑了起来:“我好歹是个干部,也不能老占你们家的便宜——这去家里吃饭多不好意思啊!”

宋檀:……你管这叫不好意思?

不过小支书在村里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儿,这会儿还是把她带回院子了。

祝君倒真像她说的那样,没有占人家便宜,这会儿从后备箱里拎出两瓶酒来,叫宋有德一看,当即就两眼放光!

“这多不好意思,这拿这么好的酒……不能要不能要,来就来嘛……”

如果说“不能要”的时候,眼睛别死粘在上面,那就更可信了。

祝君却笑得和气又青涩,仿佛真真是个后辈小姑娘:“宋爷爷你别客气了,这都是从家里拿来的,没花钱。我们家喝酒少,放在那儿不都可惜了吗?”

好家伙!

宋檀瞅了那瓶茅台一眼,心想你们家是真挺有钱。

不过想来也是,抬手2万块钱买茶叶,眼都不眨的,差也差不到哪去。

这酒显然是送到了宋有德的心坎上,以至于小老头犹豫半天,你推我让,这才一边不好意思,又满脸欢喜的将酒接下,而后才喜滋滋问道:“祝支书……”

“宋爷爷,我留家里吃饭,咱就是一家人,你叫我小祝就行了。”

小祝支书一脸憨厚。

“小祝啊,你们家有人抽烟不?”

小老头一见到好酒,整个人都奔放起来:“我跟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