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 返乡(2 / 4)

加入书签

兴起来。知青干活不行,还能把村里的小姑娘给迷的死去活来,增添了很多男女问题,十分麻烦。

现在不同,沈舟跟苏沉算是知青里的名人,就因为有他们在,把下水村这个万年老二都给扶正了,欣欣向荣这样谁不眼馋。大家突然发现了知青的正确打开方式。就盼着村里给一把机会,再能出现几个“沈舟”或者“苏沉”的人物!

还没等挖掘出来呢,上面说知青返城,就像是一口气吐了一半又咽回去了,憋闷的难受。

县领导道:“本来呢,知青返乡是大工作,预备四月份开始安置。我为什么在年初五把大家弄来呢,是因为省内的莲花县出现了一起非常恶劣的时间,知青逃跑,村里抓到之后动私刑,把人打成残废,双腿截肢。”

他们县里头知青地位高,其他县可不一定。闹出事来,牵连了许多人。惊动了省里,正好赶上过年,很多同志都没过好年!

县里初三就开始安排工作,初五把下面的各个村长集中在这边,就是为了提前安排,不能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县领导语气严肃把这个事情定了调子。接下来两日,县里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制定的一套流程,务必要在三月份之前完成全体知青返乡的工作。各个村要赶紧申报。还有跟其他省市的对接,还要跟铁路单位报备。所有放假中的工作人员全部到岗。

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开完会已经下午三点了,没次开县里开会,都能去食堂吃个饭。但现在年初五,食堂大厨都没来上班,所有人只能饿着肚子回村安排工作。

开完会各自散去。

牛村长对沈舟跟苏沉道:“你们也走么?”他眼巴巴的看着俩人。

苏沉点了点头。牛村长心里早就有这个准备,可是听到他真的这么说的时候还是有些难受:“那店还开么?”

县城的火锅店跟串串店都成了招牌了,解决了村里很多年轻人就业的问题。

沈舟道:“开。”

村长得了这句话才略略放下心来道:“那就好。”满腹的心事,赶紧回村里。

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

沈舟跟苏沉撑不住先到家里,才过完年,厨房里有很多剩菜剩饭。简单的炒一下就能吃了。俩人饿的狠了,那么多饭菜都吃光了,沈舟吃完又吃了几颗炸丸子,才缓解饿久了胃部抽抽的症状!

吃晚饭,擦了下嘴巴,赶紧去知青所。

他们刚一去,就被围了起来。刚才牛村长已经来过了。

“返乡是真的么?”好多来这好几年的知青不敢置信。

“真的假的?”

已经不会说别的话了,一句话翻来覆去的问,

沈舟道:“是真的。”

“太好了。”知青们出来三年,很多事情都变了。在乡下日子清苦,真的很想家。还有的已经在村里成家了,这个消息简直就像炸雷一样。

虽然现在在村里的日子已经改善许多了,还是想回去。

苏沉道:“想走的,来我这里报名。把老家的住址标的清楚一些。”

刘旺跟罗志他们道:“那你们走么?”

苏沉道:“我们也走,但是店会继续开。”

那些知青所一报名全都要走,知青大院的人有些犹豫,现在在这边吃好喝好,还有工钱拿,回去没有工作也是白搭,又怕辜负了沈舟他们的期待。

沈舟看出他们的想法了,特意给他们宽宽心道:“不用担心我们。想怎么选就怎么选!”

沈舟他们一直在做登记,做到六点多,外头天都黑了,等出来的时候第一个来找他的居然是邓毅。

邓毅道:“我不走,还能在这边当店长么。”

沈舟有些惊讶:“你不回城么?”他也算是有管理能力的人,写在档案上,都是优先分配工作的。

邓毅道:“带我媳妇回去一趟,然后再回来。”

沈舟道:“行。”

邓毅有些高兴,他正跟沈舟跟苏沉说话呢,不远处王时跟朱红梅也过来了,道:“我还以为我是最早的,没想到还有人比我早?”

邓毅道:“你咋样,走不走?”

王时道:“我跟阿梅也不走了。现在这边做一阵,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还道:“对了,我们俩后天结婚!”

沈舟挑了一下眉头道:“啊?”

苏沉道:“恭喜恭喜。”

邓毅终于能把以前王时给他的话再原封不动的说给王时听:“怎么这么赶?”

王时道:“我想在沈舟跟苏沉离开之前办婚礼,当个见证。”

沈舟道:“还有啥需要筹备的没,自己人别客气。”

朱红梅平日也是利落爽快的,这会儿脸颊都羞红了。一句话都不说。

他俩都找上沈舟,晚上回家的时候沈舟跟苏沉商量:“王时跟邓毅俩店长没走,其他的走一部分,安排重新招人。”

……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王时跟朱红梅的婚礼稍显仓促。但俩人的人缘都很好。知青们都送了礼物,沈舟跟苏沉送了两件羊毛衫,穿在里面又漂亮又保暖。

只是村里没有房子给他们安置了,只能暂住在大院里。反正现在知青返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